在兩人的相處中,也讓蘇漫兒對林若有了足夠的了解。
最終的結果就是,蘇漫兒整容成了林若的模樣,憑借著掌握的信息,順利地取代了她的身份。
林若在國內沒有親近的親人和朋友,如果不是蘇漫兒回到雲城並主動接近他們,這個假身份或許永遠都不會被揭穿。
“反正我不信她的鬼話,”朱靈對蘇漫兒完全沒有好印象,道:“林若肯定是被她推進海裏的,她就是殺人凶手。”
寒曉斂眉不語。
犯人的口供往往都是陳述利己的一麵,所以她對蘇漫兒的話也是半信半疑。
或許,真如蘇漫兒所說,林若是自己失足掉進海裏的,而她隻是見死不救。
就算不相信蘇漫兒的話,也要相信警方的審判能力。
但不管蘇漫兒是不是直接的殺人凶手,她都跟林若的死脫不了幹係。
以她對蘇漫兒的了解,從一開始她就是有目的地接近林若的。
林若原本家庭富裕,就算家產被人算計過,但是餓死的駱駝比馬大,她身上還是有些錢財防身的,不然不會跑國外去旅遊散心。
異國他鄉,孤身一人,還身揣錢財,看起來就是個很好的詐騙對象。
蘇漫兒一向善於蠱惑人心,短時間內就能輕易博取他人的信任。
她一開始或許隻是為了錢,但在她選擇見死不救的那刻起,肯定產生了其他的想法。
朱靈還是忍不住感慨道:“你說,她好好的一人,為何偏偏一條路走到黑呢?”
當年幾人一塊在四季餐廳上班時,盡管她和蘇漫兒處不來,但也不會看不起她。
蘇漫兒長得漂亮,工作能力不差,交際能力尤其好,隻要不行差踏錯,靠自己也定能活得不錯的。
為什麼走上犯罪的道路呢?
朱靈是在一個正常的優越的家庭條件裏長大的,她或許無法感同身受,寒曉倒是多少能理解。
凡事都隻能靠自己,是很難的,也很脆弱,有時隻需一點風雨,就能瞬間把人壓垮。
走捷徑是會上癮的,就像擺在饑腸轆轆的人麵前的一塊甜糕,明知是摻了毒的,也會讓人禁不住吃下去。
這就是所謂的一步錯,步步錯,就隻能一條路走到黑了。
蘇漫兒有一句話說的沒錯,自己確實比她幸運。
很多時候,運氣和選擇比努力重要。
蘇漫兒今日的下場,除了自身的不幸,更多是自己選擇錯誤的結果。
在她的成長環境裏,應該極少得到過純粹的善意,哪怕在別人對她好時,她隻會在心裏盤算著如何讓自己從中獲利。
這人心理比自己還要複雜和矛盾。寒曉心想。
突然,她像是想到什麼,飛快地從包裏拿出筆和本子,低頭涮涮地寫了起來。
現實生活中親身經曆的案例,是很好的小說參考題材,或許下一本書,主角可以塑造成非傳統意義上的好人或者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