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天狩閣主(1 / 2)

內閣主理政務,權力很大,很多事情武帝都會詢問內閣的意見。

張居德站起身來,拱手道:“回稟陛下,此案引起了極大的關注,事關皇子,涉及皇室顏麵,微臣召集內閣同僚開會商議過。”

“林玄真隻是有嫌疑,但如今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英王殿下是被林玄真所殺,我們應該秉承疑罪從無的原則,否則豈不落人話柄?”

“張首輔此言差矣,皇子被殺,是何等大事?豈能草率處理,寧殺錯,絕不可放過,否則皇室威嚴何在?”

一名親王立刻站出來反駁。

“淳親王此話,微臣不敢苟同。朝廷自有法度,寧殺錯,不放過,這是江湖人士的霸道做法,朝廷豈能效仿?”

太傅孟顯祖站起身來反駁。

“林玄真守衛北域,保家衛國,功勳赫赫,聲望極高。朝廷如果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處置,如何讓天下人信服?”

“林玄真有功勞便可以肆意妄為嗎?正因為他居功自傲,才會藐視皇室,更應該重處,以儆效尤。”

晟王冷哼道。

“林玄真手握百萬重兵,如果朝廷這般不講道理的處置,豈不是寒了北域百萬將士的心?請陛下三思啊。”

不少文臣都開始紛紛表示支持林玄真,為林玄真說話。

衛仲卿倒是沒有再站出來,眼下的局勢,對林玄真極為有利,已經不需要他再表態支持了。

“北域的百萬重兵,那是朝堂的兵,不是他林玄真的。此事絕對不可姑息,否則其他軍侯,便可擁兵自重,後患無窮啊,陛下!”

皇室宗親們紛紛跪下,要求嚴懲林玄真。

武帝又詢問了大皇子楊昭翊和太子的意見,太子知道不可能再拉攏林玄真了,也絕對不能讓林玄真被楊昭暉拉攏,隻能將林玄真扳倒。

“宗親朝臣所言,頗有道理。我建議,暫收林玄真的兵權,禁足侯府中,此事還要繼續調查,待此事水落石出後,再最終處置也不遲。這樣一來,既不會讓天下人和北域將士有話可說,又維護了皇室顏麵。”

太子楊昭乾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不少朝臣紛紛表示支持。

“太子所言極是,如今沒有詳實的證據,處置過重顯然不妥,不處置,也不合適,暫收兵權,禁足候審是最好的辦法了。”

太子門下的那些朝臣紛紛說道。

隻要能夠拿掉林玄真的兵權,太子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兒臣以為不妥,北域事關重大,冠軍侯一旦被收了兵權,難保北域敵國不會妄動。況且如果此事一直查不清,林侯難道就要一直被禁足侯府嗎?”

楊昭暉立刻站了出來反駁。

“我泱泱大國,臥虎藏龍,朝中一品軍侯眾多,難道沒了他林玄真,還就沒人會帶兵打戰了嗎?”

楊昭翊冷笑道。

“大殿下所言極是。大殿下自幼在軍中曆練,也立下了不少功勞,即便北域異動,也可以讓大殿下去北域鎮守,確保萬無一失。”

楊昭翊門下的朝臣立刻趁機提議,讓楊昭翊執掌北域。

太子臉色一變,他是想拿下林玄真的兵權,但也不想北域大權落入楊昭翊的手中。

林玄真自己申辯了一次後,此刻也不發言了,就看著朝堂之上,各方勢力互相爭鬥,一個個都是各懷鬼胎,誰都不願意吃虧,誰都不想便宜了對手。

“大哥雖然在軍中曆練,但北域乃我唐國最重要的門戶,不能兒戲。兒臣以外,應該派慶王叔去北域坐鎮,最為穩妥。”

慶親王曾經也是上過戰場的,立下過不少汗馬功勞的,他是太子的支持者。

楊昭暉則是要力保林玄真,不管是楊昭翊執掌北域,還是慶親王,這對他都極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