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幼子歸來,長子生下長孫之後,寧王妃的關注就重點放在了剩下的三個孩子身上。
次子一直在京中,哪怕在開戰的時候也沒有離開,現在舉國歡慶,他又在虎賁營得了提拔,成家立業,寧王妃已經為他相看好了,準備挑個日子就去下聘。
再來就是三子跟幼女,兒子還好,在給他二哥相看的時候,寧王妃就已經留意了好幾家的姑娘。
他這次從東狄回來,又在朝中領了實職,與往日完全不同,哪怕不用她主動去說親,那些上門來說媒的人都踏破了門檻,寧王妃是在看匹配幼子的女兒家時可是挑花了眼。
最讓讓她頭疼的就是寶意了。
幼女也到了該出嫁的年紀,去了莊上半年之後回來,日益出落得更加美麗,可就是沒有什麼人上門來為她說親。
寧王妃心中也猜到了這其中有四皇子蕭璟的緣故。
蕭璟如今已經是儲君,先前戰事未起的時候,成元帝就已經表現出了想為他跟寶意指婚的意願,現在蕭璟又被封了太子,他們就算有再大的膽子也不敢跟太子搶人。
所以寶意回來之後就看著兩個哥哥被張羅親事,自己卻是十分清靜,自在逍遙。
她越不急,寧王妃越是急得上火,就隻能找人商量。
嫂子徐氏才剛生產完,如願以償得了一對雙胞胎兒子,沒有餘裕來為她排憂解難。
而長媳因為早產,身體不好,還在月子裏調養,寧王妃也不能去給她增加負擔。
長子不通這些,次子是蕭璟身邊的人,胳膊肘隻會朝著他拐,於是能夠跟她商量的就隻剩下幼子了。
謝易行年輕有為,轟動京中,與他結交的人多,其中的青年俊彥也多。
在他麵前,寧王妃也沒有說得太過明目張膽,隻旁敲側擊地問兒子,身邊有哪些朋友是不錯的。
謝易行何等聰明,一聽就明白了母親的意思,今日就是帶“不錯的朋友”來見妹妹。
寶意看著白翊嵐:“翊王?”
白翊嵐對她一笑:“嗯。”
他一從帝王的位置上解放,就立刻從南齊跑到了北周,找了謝易行,今日在這裏等著寶意來。
謝易行對妹妹招手:“過來,坐下聊吧。”
寶意這才移步來到了桌旁,在軟墊上跪坐下來,依舊看著白翊嵐。
白翊嵐解釋:“仗一打完,我就回了大齊,把治理江山的重擔還給了我皇兄。”
他的病已經治好了,自己已經給他頂了這麼一段時間,讓他浮生偷得數日閑,與皇嫂逍遙了一段時間,可是哪能就讓自己一直當下去?
白翊嵐自然地道:“我還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能一直停在那裏。”
寶意想著他在這裏,那在外麵垂釣的就應該是十二師兄了,於是問他:“十二師兄也來了嗎?”
“對。”白翊嵐先是應了她,然後又問她,“你就不問問我到北周來是為了什麼?”
寶意就不問,白翊嵐就是在下套,等著她上當。
她隻說道:“不外乎就是那些。”
白翊嵐一樂,他這次來還真不是為著“那些”。
兄妹二人聽他說道:“我師父雲遊四海,寫了下了不少劄記。從小我在師門中看這些手紮,就心生神往,想著總有一天也要同師父一樣,到他去過的這些地方走一走。”
聽到他這話,寶意一震,同他確認道:“你要走?”
白翊嵐點頭,他卸下了肩上的重擔,想要天涯海角到處去,探索新的人生。
寶意沒想到他們才相見,這就又要分別,可謝易行看起來卻像是毫不意外,大概是白翊嵐先前就跟他說了。
“我已經按照師父的圖紙,打造好了一艘船。”
白先生出行大多走的是海路,離開他們所處的陸地,到茫茫大海上去尋找別的聖地,他打造的偃甲船比起尋常的船更加牢固,而且在海上跑得也更快。
“師父這次回來,手劄又添了新內容,添了好些好去處。”他說到這裏頓了頓,才看著寶意,換上了誠懇的表情,“我這次來,是來邀你一起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