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是溫良認識的。
長輩是蘇儉的叔叔嬸嬸李哲明夫婦,還有蘇和安、蘇超這兩位舅舅帶著各自的配偶到來。
同輩也有幾個,年紀都不大,十來歲,七八歲的樣子。
當然,蘇儉的父母李哲楷和蘇紅雪也在。
還有平素很少露麵的老太,老李頭的夫人也在。
盡管都是熟人,溫良還是謹遵家慈汪婉華女士的絮叨安排,老實巴交的當他的晚輩。
有人提,他才吱聲,不然就帶個笑臉。
至於……蘇儉?
溫良也不知道她在哪裏。
嘮嘮叨叨中,時間過得也很快,十一點二十左右,李哲明夫婦張羅帶著滿屋子親戚離開了這邊。
李哲楷夫婦也走出了院子,驅車到了這一片小區外麵一點點迎接溫瑞國和汪婉華的到來。
再然後,溫良才見到蘇儉。
跟溫良一樣,蘇儉也沒有盛裝出席……她若是想要盛裝出席,溫良肯定會幫忙。
她今天也是穿著簡單的秋裝外套配牛仔褲,跟平素也有不同的地方,臉上著了澹妝。
兩家人坐在一起,老李頭正式發話:“溫良,你很不錯,以後小儉就交給你了。”
“孩子還不是太懂事,李叔叔過獎了。”溫瑞國連忙接話。
李哲楷也跟著開口說了兩句:“……”
老李頭大手一揮,再次發話:“我們兩家就不要再講這些囉嗦了。”
“有到我這層麵的公共事務,我會盡量處理,哲楷你跟哲明他們都強調一下,你們在工作上碰到的任何事情都不要找溫良,你們自己幾斤幾兩要清楚,也要明白形勢,水滿則溢。”
李哲楷連連點頭:“明白明白,您放心。”
老李頭具備真正的智慧,知道如無意外,他還能往上走一走,但自他以後,三五十年內,李家直係別想再上一個正部。
在目前的體係下,仕途不存在任何天才。
所以,其實老李頭是最先理解溫良堅定的通過經商這條路來實現一些想法的大老。
硬要回顧過往的話,隻能說,溫良運氣真的很好。
一是溫良爺爺留下來的這筆深厚財富很管用,在溫良有能力有手腕之時,老李頭給了百分百支持哦。
二是老李頭真正的通情達理,能理解豎子無端。
“……”
午飯很快開席。
飯桌上溫良和蘇儉以晚輩身份向各自長輩敬茶之後,婚事就算訂了下來。
稍晚些時候的午後,李哲明帶著一大家子人又回來了這個院子。
這次談論的內容就稍微放開了一些,當然也沒那麼嚴肅。
跟一般人家還是有點不同。
關心的都不是過去輝煌和眼下狀況,基本都是瞄準未來發展。
用老話來說就是:勁往一處使。
老李家和老蘇家將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全力支撐溫良的發展,爭取更快完成最後這一哆嗦的積累,讓溫良本身具備與老總、本總他們正麵碰一碰的底蘊。
很多規則早在這個即將過去的十月份,乃至更早之前被本總他們帶頭踐踏得亂七八糟了。
溫良可不是好好先生,原本隻是他與博浪兩條腿走路,其它外力支撐甚少,就算有,比如老李頭在湖北發的文之類,幾乎都是迫於無奈的表態,不是直接下場。
至於老苗頭,他更沒有下過場。
不然之前那一場又一場的移動聽證會根本不會出現。
那一攤子事情都是老苗頭分管一畝三分地的分內事,可一言以決。
從……
大概是從那場在七點檔占了12分鍾的報道開始,溫良的看法和想法就發生了變化。
乃至之後高盛全麵介入、八場移動聽證會、時隔十多天都沒有報告工信的Log4j2漏洞這一連串事情的堆積下,包括老苗頭在內的一些人也不再‘自欺欺人’了。
所以,之後,溫良將有三條腿走路。
…………
…………
傍晚時分,老李家、老蘇家、老溫家三家的中年一代長輩各自離開,像蘇和安更是直接乘機回往了羊城。
溫良和蘇儉自然也離開了老李家。
沒回老溫家,也沒回蘇紅雪家,甚至沒去住過幾次的天地禦江苑頂層,而是去了一個別墅小區。
不是市中心,算是近郊。
這裏將成為溫良和蘇儉在江夏的新房,從裏到外都重新裝修過了,風格也是溫良和蘇儉共同敲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