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首戰告捷,發展方向(3 / 3)

所以溫良才說財政的偉總在搞他。

派來了不能不看重的一個‘大小姐’,想讓她跟著博浪國際投行從零開始曆經一場複雜的變化。

可以理解為,財政是想要也需要從博浪或者說從溫良這裏學習一些不同的作風,爭取盡可能從溫良這裏獲得更大的益處。

不管承不承認,博浪集團畢竟是全球發展之最,溫良不一定智商爆表,但他一定有常人所不能及的能力。

而現在年紀還不大的段佳靜,會在將來在財政內帶領某些革新嚐試……她帶領著大家失敗了也有扛住責任的那個底蘊,成功了也不擔心被搶功。

反正‘交易’無處不在。

溫良沒有抗拒的主要原因也是‘交易’。

又不掉塊肉,還能一次性獲得好幾個大老的友誼。

尤其是溫良知道段佳靜她表舅未來還能更進一步。

至於後續革新嚐試失敗的責任什麼的,那當然跟溫良沒什麼關係,也沒人敢這麼無限牽扯。

溫良與各方的‘交易’都是局限在博浪國際投行這個主體內的。

段佳靜見氣氛還不錯,終是問出了心中疑惑:“高盛股價跌得很凶,我們為什麼不提前入手空頭單,好像不存在合規風險吧,渾水等機構就是一邊看空一邊做空。”

鄭琪替溫良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要的不是獲利,是行業認同感,博浪國際投行以機構形式進入國際金融市場,意欲形成影響力,染指掌控權,需要通過實際行動來獲得這些認同。”

“看空高盛,是當下一個很好、必然會成功的切入點。”

“因為高盛真在亞太出現了重大失利,也因為高盛真的對外隱瞞了其在亞太地區的運營現狀。”

段佳靜更不解了:“那也不衝突吧。”

“不衝突是不衝突,可我們暫時看不上高盛這點買賣啊。”鄭琪語調隨意的說,“下跌不到75億美元,又有全球那麼多同行,乃至其它風險,必要性不高。”

“而且,資金本來就不夠充裕,自然要集中起來,用在關鍵事情上。”

段佳靜好像是個問題寶寶一樣,既然溫良沒有攔著,而又有鄭琪來解答,索性將所有的疑問都問了出來。

原本被稱之為專業性很強的她,在博浪國際投行屬實不夠看一點。

最後的最後,溫良做了個簡單的解釋:“博浪國家投行的主要發展方向大致可以分成兩塊,一是成為真正的國際投行,二是形成橋梁。”

“高盛其實不能算目標,基於它的特殊性和我們的背景,它是必不可能被我們打垮的,哪怕是被擠壓到極致,高盛這塊招牌也一定會繼續存在。”

段佳靜囁嚅了下,還是問了出來:“國際投行能理解,形成橋梁是什麼意思?”

溫良簡單回答:“外資入境的橋梁。”

隨後略微做了解釋:“投行任何行為的本質其實不過‘金融中介’四個字。”

“現代社會世界上不存在哪個國家不需要外來資金,據我所知,我國對外來資金的需求量相當誇張,高盛等一眾投行、機構也確實有引進一些外來資本,但它們可能前腳搭橋後腳就炸橋。”

說到這裏,溫良目光從眾人臉上一掃而過,語調友善的說道:“當然了,博浪國際投行也隻能算是一個不太重要的非常規嚐試。”

算是把剛才話裏的壓力又給卸掉了。

“……”

事實上,溫良從意識到老平頭可能要他主導一個金融事務後,他最先想到的都不是這些東西,而是直指核心的想到了關鍵:

人民幣國際化

從範疇來說,金融中介的範疇可以包含這個。

反正不管怎麼想,溫良認為既然到這份上,那就沒什麼好避開的,而且投行業務發展起來也十分有利於博浪集團的其它業務發展。

畢竟博浪集團有大量優質資產,適合中介一下,比如跟盧老板一樣,拉個銀行背書什麼的。

再有就是利於溫良推動更廣泛的出海計劃。

因為隨著發展,阿美莉卡屬於繞不過去的一個環節,無論哪個方向的發展,有華爾街這條紐帶更快捷。

基層支撐係統、基礎研究等一係列項目最終都免不了要通過商業化來實現成果產出與變現。

而商業就是這個叼樣子。

繞來繞去都得先有流通。

-

PS:可去踏馬的,十點睡三點醒,閻王誇我好身體了屬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