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高盛本就長於在一些具備相應條件的市場推銷國改私谘詢方案,而在國內市場,高盛因為足夠長的蟄伏與早有準備的預謀計劃,已經得到了最好的機會。
盡管從誇張的說辭來看,高盛亞太二十年的謀劃被博浪一朝掀翻,但事實並不如此。
沒了萎落,還有高盛高華乃至高華證券等等。
高盛的影子總是這樣無處不在。
而華爾街的這些同行總是那麼清晰高盛的觸角所在……
最後,這些影響力遍布全球金融市場的大老們達成了一些勉勉強強的共識。
“再等等吧,BL-IIB還會有動作的。”
“我們沒必要這麼著急與BL-IIB展開交流,當然,各位如果對那位神秘的Mr Wen很有興趣,可以試試聯係。”
“哈哈哈。”
“哈哈哈哈。”
勞埃德聽著這幫老狐狸的聲音,自是清楚他們都有意願先與溫良展開交流。
因為……信息
真的很重要!
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價值之一。
勞埃德其實也在考慮通過一種方式與溫良建立對話關係,此前那個沙利文·高出麵去拜訪博浪國際投行是他默許的。
可惜無功而返。
在高盛所有執掌人的眼裏,沒有誰會是高盛永遠的盟友,隻要有機會,他們還是會像金融危機之前那樣迅速跑掉,把鍋留給同行、盟友、夥伴。
同樣,也沒有誰會是高盛永遠的敵人,隻要有機會,他們會像每一次利用完盟友、夥伴勢同水火之後再次做買賣。
當然,別給高盛機會,如果有機會把敵人徹底的、完全的吞下去,執掌人一定不會有半分手軟。
畢竟,沒有永遠的敵人意味著還有一種方式:
消滅
…………
中國時間晚上7點,溫良剛在辦公室簡單解決了晚飯。
這麼冷的天,他一點不樂意出門吃飯。
比不上公司這些年輕人。
反正他有秘書可以使喚。
對海外市場的公開輿論演進形態,溫良還比較蠻滿意,曼哈頓地區目前大多數外屏都是博浪國際投行的廣告。
網上則是在被推動著全都去關注比特幣。
很符合期待。
正如勞埃德略有擔憂的那樣,溫良讓博浪國際投行推動這個那個,要的是先通過釋放一些共同利益來擁有同等話語權。
可以理解為摸著高盛過河吧。
博浪國際投行現在要做的就是效彷高盛曾經做過的那些分析研究報告一樣,給全世界製造一些概念。
如金磚、鑽石。
因為這方麵已經被高盛等給製造完了,等閑不好製造出來,所以隻好先選擇一些還算新穎的行業去製造。
比特幣不是概念的重點。
重點概念是去中心化。
以溫良的視野,他還知道這個方向西方拚死拚活想要製造出的新概念元宇宙、NFT、DAO呢。
隻不過那些概念不能說對現在太超前,而是現在主流信息行業發展尚未飽和,沒必要拿出來。
這……其實就是資本金融市場的真相。
他們製造概念的目的隻是通過包裝來忽悠客戶,也忽悠海量的韭菜跟進。
本質上的焦慮是因為不事生產,沒有可增長項,所以不停開發概念。
比如臉書,後世麵臨著Tik Tok的強勢崛起,而且關於短視頻的嚐試不太成功,於是那個號稱機器人一樣的馬克紮克立即宣布全麵擁抱元宇宙,連公司名都趕緊改了。
生怕大家不相信。
反觀其它大公司,如蘋果\b等這些公司就一點不著急。
而,溫良製造概念想要忽悠的不是韭菜,而是已經開始有所焦慮亟需新概念的資本。
翻著海外網絡,溫良忽然自語:“看來德普先生現在真的很忙啊,一不留神已經有近一個月沒有發過動態了。”
“這麼大的事情都不出來嗶嗶賴賴,不像話。”
不過溫良也沒主動去撩撥德普,雖然他現在是要通過realGM這個ID發表動態:
“去中心化帶來的潛在風險、技術本身的風險、助長罪惡的風險都不考慮嗎?”
發完也沒管網友們的反應。
琢磨起了旁的事情。
博浪國際投行的大方向是確定的。
但如何將每一項初期決策與發展大方向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更大力度的助推,是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