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一場收割與被收割的狂歡(1 / 3)

在基於之前圍繞比特幣進行各類行事,博浪以整個集團在海外市場的全部影響力來再次助推,顯然會是疊加效果。

此前,除了10月份在溫哥華麵世的那台比特幣ATM機有比較有益的價值流通,其它的助推都差一些意思。

包括各個互聯網大平台宣布可以接受比特幣支付。

而星海品牌的官方消息則將人們的視線拉到了最觸手可及的行業。

以星海品牌的電子產品在全球範圍內的受歡迎程度,以及星海2係列預訂周期最長已經超過兩個月,隻能說,效果卓絕。

勞埃德他們這些全球金融大老一眼就知道是要大規模割韭菜了。

“比特幣合約交易……”

勞埃德都囔著。

“fuxk me!”

坐在辦公室裏的勞埃德看著桌台上的電話,不住念叨著JP摩根CEO的名字:“傑米傑米傑米傑米……”

勞埃德知道自己現在需要與這位同為職業經理人的CEO聯絡。

像高盛和JP摩根這種最初成立於19世紀六十年代的公司,創始人早已不在,CEO都是職業經理人。

有類似勞埃德這樣從一個普通交易員躍升而上的,也有像傑米這樣因公司間並購最終脫穎而出的。

其實西方資本世界裏的財富流淌已經形成了一種人們無法理解的形式。

而,普羅大眾也好,溫良這樣層次的人也好,包括勞埃德、傑米他們,都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藏在被稱之為‘高盛帝國’、‘摩根帝國’背後掌控著財富。

勞埃德最終拿起了電話,無奈自語:“十年二十年前沒得選,現在還是一樣沒得選。”

他其實很羨慕像溫良這樣的事業創始人。

嗯……成功的、年輕的、財富驚人的、幾乎沒有束縛的事業創始人。

與溫良不同的是,無論勞埃德被認為是多麼多麼傑出的CEO,年薪和年度綜合收入多麼多麼高不可攀,勞埃德本人很清楚,十年二十年前自己缺錢,現在依然貧窮。

勞埃德的個人財富甚至都沒有達到他自認為無需再為金錢發愁的地步。

盡管這是因為執掌高盛這樣一個金融帝國之後才附帶有的欲望膨脹,但沒辦法,缺錢就是缺錢。

勞埃德拿起固定電話,目光望向窗外的哈德遜河,風吹起了桌桉上某遝材料的一角,上麵有一些驚人的數字。

展示著溫良曆次公開捐贈的總金額……一個勞埃德從未達到過的現金資產數字。

勞埃德很清楚,溫良希望他們牽頭推動芝商所來推出比特幣期貨交易,是為了更好的價值流通。

俗稱的割韭菜。

隻有芝商所這樣的大機構,才能讓全球普通投資者蜂擁而至,將比特幣推到另一個高度。

另一方麵,想要壓低或者製衡博浪集團在比特幣上的收獲,也需要這樣一種對衝途徑。

沒有合約交易的情況下,比特幣的漲跌會跟A股一樣,隻有做多能掙錢,做空沒法掙錢。

而根據多方分析,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比特幣的流通價值大波動會成為主題。

哪怕隻有50億美元的流通市值,如果每天振幅超過100%,那利潤會高到讓全球金融巨鱷聯手踐踏所有規則。

當下的情況,與其讓一些不入流的、無法判斷其信譽能支撐運營時效的平台來定義比特幣期貨交易,真不如芝商所出麵。

而芝商所,全稱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由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合並而來。

合並前的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具有領導地位的期貨與期權交易所。

如今,交易品種涉及利率、外彙、農業和工業品、能源以及諸如天氣指數等其他衍生產品。

是世界上最活躍的交易所。

平均每天成交1000萬手合約,成交金額超5萬億美元。

可以說,如果比特幣期貨交易在芝商所上市便意味著交易量級會被放大至全球。

獵殺博浪,高盛無法拒絕。

利益,高盛同樣無法拒絕。

電話接通之後,勞埃德直言了當的問:“傑米,你考慮得怎麼樣?”

他知道這些執掌著某個金融帝國的職業經理人與他一樣,必然早與溫良有過交流,而交流方向幾乎不用想。

傑米的語調很輕鬆:“我們還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嗎?”

“沒法拒絕。”勞埃德無奈。

最終勞埃德還是問了出來:“你們持有多少現貨比特幣?”

傑米慢條斯理的說道:“我們不是很看好現貨持有,因為比特幣此前的遺失率較高,真實流通數量大約隻有理論流通數值的85%,那些甚至可能是永久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