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明月扶正了她歪下去的頭,葉今朝剛打了個盹,就醒過來了。鏡中的少女穿著朝服,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小氣的皇帝哥哥,隻給了她五日的假,顧傾城更慘,新婚才三日就上了早朝,之後就給派了差事,說是去賑災了。
她身體恢複得還不錯,至少沒有痛的感覺了,爹爹暗地裏來見她,叫她要尊敬老太君,千萬別叫人笑話沒有禮數。今朝便日日起早去請安,結果才兩日就被老太君打發回來說再不用去了。
明月說的麼,要早點請安,她以為早朝的時間剛剛好,誰想到這樣會打擾到人家休息呢!剛停了請安,這又要早朝,她覺得這婚成的早了些,因為明月這丫頭給她盤起的頭發顯得她十分的可笑。
偏她還一個勁地誇讚。幸好有官帽,葉今朝將頭發全都戴在帽內,露出幹幹淨淨的一張臉,倒也別致。
從顧家出來,她揉了揉有點酸的腰,顧傾城這張床對於她來說,雖然鋪了很多但還不如自己的舒服。明月在前麵引路,沒忍住掩口打了個哈欠。
葉今朝在後麵閑閑道:“你一會兒回去就能睡個回籠覺了,倒是我要站上好半晌,回來又要聽爹爹的訓話,又要聽老太君的沒一日安寧啊!”
明月回頭一笑:“郡主不必別人,自然是要比我們忙嘍!”
當然不一樣,她負著手,背脊挺直。那些個富貴的千金小姐,哪個不是成親了就往後院一圈,在街上偶爾遇見那麼一個半個,還不都是拿著美人扇遮住半張臉,小步子小手絹的,可有幾個能像她這般肆意人生的?
今朝走了幾步,天色微亮,樹梢上麵影影綽綽的,她想起少時經常爬到樹上扔石子打顧傾城,不由得記掛起他來。
“要是顧傾城在就好了,”她伸手扯了一條幹枯的樹枝來:“至少聽訓的時候,他都能聽得懂,又不用我回話。”
明月不再說話了,因為葉致遠就站在自家院裏等著女兒。葉今朝有模有樣地走了過去,還對他深深作了個揖:“爹爹有禮……”
話未說完,男人一巴掌就拍在了她的後腦勺上麵:“跟你爹還扯這個幹什麼?是不想拿你爹當爹了?”
她嘿嘿一笑,父女並肩而行。
大殿之上,群臣並立,葉今朝隱沒其中,聽著一本本的奏章,有點昏昏欲睡的感覺。不知過了多久,也不知是誰提及了賑災的事宜,她一下清醒過來。
“今有廣南知府李儒不顧百姓安危,與那占山為王的劫匪串通一氣,搶劫賑災官糧,事雖不大,卻失民心,還請皇上早做定奪,為民除害!”
廣南,那不就是顧傾城去的地方嗎?
今年收成不錯,但是因為冬日嚴寒過早降臨,莊稼損害極大,不少地區都出現了斷糧餓死人的情況。顧傾城走之前,曾對她說過,此行不過就是去積德行善,朝廷沒有那麼多的糧食,不少都是他早前就征集的。
他說這麼做是為了百姓,也是為了自己,因為他也需要名聲威望,才能得到皇帝哥哥的認可。她以為就是去走一遭,可沒想到還會有危險,現在他帶的人不多,也不知情況怎麼樣了。這李儒的事情本來是好辦的,可有人卻不知,他家父曾救過先皇的性命,兩代皇帝一直對他家是寬容相待,睜一眼閉一眼也叫他在知府的位子上麵坐的舒舒服服。
可惜此人尚不知足。
新皇當然不能容忍他李儒一人敗壞朝綱。
自然是詢問眾臣意見。
葉今朝豎著耳朵聽,大家議論紛紛,不過就是說必須派人去查處,又要保證顧傾城一行人的安全,又要順應民心。
當然,這叫誰去又成了問題。她回頭看了眼爹爹,葉致遠見她兩眼放光,瞪了她不理會。一看就是不同意她去,今朝站好,細細觀察這群臣百態。一人朗然出列,是她的敬親王皇叔:“回稟皇上,臣舉薦一人前去。”
她側耳細聽,身後爹爹忽然推了她一下。葉今朝也出列在外,新皇本來是盯著敬親王的,她這麼一出來,頓時吸引了他。
這姑娘在朝上輕易不說話,他笑了:“今朝怎麼站出來了?你也有人要舉薦嗎?”
她展顏一笑:“回皇帝哥哥的話,各地受災情況不一,可這消息到京城竟然遲了三個月之久,恐怕其中牽連不少,如今顧傾城遠在廣南,今朝願領命而去,暗中查探接應。”
“今朝!”敬親王一如既往地看她不順眼:“女孩家家的,忒胡鬧!”
“皇叔此言差矣,”她難得堅持,尤其是在從小懼怕的人麵前:“今朝是女人,所以微服私訪才最方便又不引人注意。”
新皇點頭表示讚同:“皇叔以為呢?”
敬親王不慌不忙:“臣以為既然要收攏人心,實該堂堂正正的去,我大周第一公子名譽早在人間,若是他能前去,再好不過。”
葉今朝這個時候忽然察覺到皇叔舉薦的人,應該就是白景玉。片刻的失神,白公爺出列謙虛一番。她聽見爹爹在身後輕輕咳了一聲,想起顧傾城還不知如何,趕緊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