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窯前,林慕就開始安排小的們煉鐵,先將窯塘點著,再用泥巴堵住篦子上的一些空洞讓火焰可以聚集在為數不多的幾個坩堝下,用兩塊磚把坩堝兩邊擔住,放在為數不多的出幾個出火口。
再把昨天洗好的鐵礦石放入坩堝,林慕看了一下鐵礦的質量,非常的不錯,沒什麼可猶豫的了,放上木炭,地精們就開始燒了起來,一些地精添碳,一些地精趴在底下扇風,沒過一個時辰,坩堝就已經被燒的通紅,林慕通過觀察孔口看到,坩堝裏的鐵砂慢慢化成了鐵水。
這還不夠,現在的鐵水雜質還比較多,林慕讓地精拿來昨天燒製的勺子,勺子有一米多長,其實就是個泥捏的棍子,林慕將勺子放進已經化掉的鐵水中攪拌,這樣可以更快的讓鐵水中的雜質揮發出來。
就這樣每隔幾分鍾,林慕就讓地精們攪拌一次,慢慢的地精也有了經驗,到了時間自己就拿著勺子攪拌去了,完全不用林慕吩咐,林慕也是決定,讓這些跟自己忙了好幾天的地精們以後就負責在這裏給部落燒磚煉鐵。
很快第一爐鐵水就燒製好了,全程用時3小時,這還是加上點火升溫的過程,現在如果直接開始燒製下一爐,林慕保證時間會大大縮短,記得前世聽人說過,很多煉鋼廠沒有活的時候,讓高爐幹燒也不熄火,因為點火在將高爐燒回原先的溫度,所花費的時間和錢要比一直燒這還費錢。
用石條夾住坩堝把幾個坩堝從爐裏取出,再將鐵水倒入已經準備好的模具,現在所需要的就是等待冷卻了,等待冷卻的時間也正好在多煉幾爐出來。
時間轉瞬即逝已經到了下午,林慕和地精們整整練了五爐鐵出來煉製出的鐵胚大概有20斤重,這隻是一個窯爐一天的量,以後還會源源不斷的為部落煉製更多的鐵。
有了鐵能做的東西就多了起來,什麼中世紀的板甲啊,我們大中華的山紋甲,魚鱗甲,再不濟還能用鐵釘和獸皮做成唐氏鑲釘甲,想想一群穿著山紋甲拿這大關刀的綠皮獸人,高喊著waaaaagh~衝鋒得是多麼的壯觀。
林慕一邊想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當然現在這些鐵還有先要用來打造工具的,斧子錘子稿子鐵鍬,都要來上一些,畢竟欲行其事,先厲其器,磨刀不費砍柴工林慕還是了解的,再說現在這個產量,也就隻能先做工具,要知道一套標準的重甲有60多斤重、
林慕和小的們一天煉出的鐵還不夠做一套鎧甲。
現在已是天黑,林慕也決定給這些跟著自己忙碌了幾天的地精們一些獎勵,但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帶著地精們抬上兩個密封的大木桶與幾個裝滿水的大陶罐,和一些林慕自己曬製的臘肉與蘑菇幹,林慕親自拿著煉出來的20斤鐵浩浩蕩蕩的就向著矮人們的小石屋,矮人們不願住林慕為他們準備的木屋,所有自己動手做了個石屋。
到了石屋前,矮人們正用陶罐不知道住這些什麼,看著叫林慕的綠皮帶著一群地精過來,趕忙站起身護在陶罐前,仿佛在無聲的說,這些綠皮不會是聞著香味來搶自己陶罐裏煮好的食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