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結局(1 / 2)

趙文龍自然不肯承認他殺人,叫嚷著他是香江僑胞不應該被逮捕,要求麵見大英駐華大使館大使,要求請律師等等。

吳長明卻不管他叫什麼,局長說抓人就抓人,直接把趙文龍給逮去公安局關起來。

等駐華大使想保釋趙文龍的時候,樓國昌不緊不慢地拿出了幾份證據,對方看了一眼就臉色大變,再也不說保釋的事兒,反而再三澄清跟他們沒關係,跟大英政府更沒關係,然後就說趙文龍的事兒他們不插手,由華國自行處理。

樓國昌拿出來的證據一是趙文龍在香江明明已經結婚生子,卻又在大陸娶了覃雅麗,犯下重婚罪。

二是趙文龍在大陸的間諜活動,證據則是覃雅麗提供的。

覃雅麗生前拜托給某人一封信和一些文件資料,聲稱如果她突然死了就寄給首都市公安局。

信中寫的就是她知道的趙文龍一些秘密活動,還有她偷的文件。

如果哪天她突然橫死,肯定是趙文龍殺的。

樓國昌順藤摸瓜,自然就把趙文龍以及同夥兒給抓了。

可惜潘江洪跟趙文龍雖然有過飯局,但是表麵隻是趙文龍想認識一下京城的文化名人,潘江洪跟他並沒有什麼業務往來。

即便有,也多半是口頭交易,沒有文字作為證據留下來。

而趙文龍死活不承認自己的間諜行為,隻承認是投機,想當大陸的出口經紀人,拿捏出口命脈撈大錢。

他的一些行為也隻承認是投機倒把、套購賣空行為,不承認是間諜行為。

而大英為了撇清自己,生怕被指責是他們安排趙文龍的間諜行為,所以果真就不管他。

其他不管米國還是霓虹亦或者灣島自然都不能聲稱對其負責。

於是趙文龍徹底落入樓國昌手裏。

樓國昌多年的老狐狸,自然不會輕易放過趙文龍,也不會直接判刑,而是跟他慢慢磨,好吃好喝地招待著卻不給他自由,順勢就把趙文龍的大部分生意給接管了。

讓對方的生意資源為己方服務,這就是對趙文龍最好的懲罰。

不判他的刑,好吃好喝地招待著,國際上也沒人能說苛待外商,還幫他繼續做生意,免得斷了生意往來,多體貼?

就是生意受益方變成了華國這邊。

趙文龍真是能慪死。

而樓國昌他們也隻是把首都這邊跟趙文龍有關係的人傳喚調查一下,有嫌疑的該抓抓該審審,沒有明顯嫌疑和證據的也絕不多做一步,免得打草驚蛇。

至於潘江洪,他們也沒趁機抓他,而是例行詢問就放回去。

潘江洪便覺得自己沒什麼問題,小心了兩天以後便又如常。

他的確不需要擔心,畢竟他也沒露過什麼馬腳,如果不是夏明雙知道原劇情他的敵人身份,影響了顧雲山,他又格外敏銳覺察他的心思,讓樓國昌拿著結果去監聽、尋找證據,那還真懷疑不到他頭上。

那他自然是鬆弛放心的。

他最近一直觀察首都各大學最頂尖的那一批新生,打算暗中觀察,尋找可以影響的學生,慢慢地拉攏,到時候分工合作,有的可以送去國外科研部門效力,有的則留在國內給他當助手。

不過趙文龍被捕他還是受影響的,這意味著他通往國外的路被堵死了大半,徹底斷絕了他綁架顧雲山偷出去的可能!

那就隻能從長計議了。

收買不了顧雲山就收買他的學生和助手,另外讓他出國交流或者找人跟他學習。

他越發覺得自己關於留學深造的計劃行得通。

從華國頂尖學府挑選最頂尖的學生去國外深造,一旦出國那就由不得他們,糖衣大炮一起打在身上,試問有幾個能扛住的?

最後全得叛變不可。

隻怕都不需要怎麼費勁遊說,隻要看到國外的富強發達,他們自己就會哭著求著留在國外。

他作為頂尖大學的院長,自然有人脈,跟首都教育局、文化局的領導們以及各大學的校長、院長、名師等都有交際,某會議上隨口提一句,其他人聽到後往心裏去拿出來討論一番,覺得的確是個不錯的辦法,可以迅速為國培養人才。

暑假期間教育局、文化局等部門接到不少大學校長、院長以及老師們的建議信,希望國家與發達國家的院校展開文化交流,同時國外院校也發出橄欖枝,願意華國挑選留學生出國留學。

這一消息在高等學府掀起不小的轟動,不少師生都躍躍欲試,想申請出國留學深造。

教育局等部門高層領導開了幾個秘密會議以後暫時拿出了可行方案——竭力邀請西方國家知名大學教授前來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