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光人演武,劍芒乍現!(1 / 2)

這三處兵工廠,雖然隻是新建的工廠,卻因為有合格的機器和工人,在稍稍磨合之後,就步入了快車道,加上從之前軍隊之中打下來的槍支,他們是最簡單的,隻用回來,重新的刻畫膛線,在有了鏜床之後,這樣的刻畫比較的簡單,從槍管的材質上,包頭比列強的都要初中,是用鑽床加工出來的,使用的也是經過了高壓鍛造的鋼材,跟其他國家卷揚方法製作的槍管,有明顯的區別,哪怕是膛線重新的畫下,也不會影響槍管的性能,最起碼比一般的槍管要好很多。

新生產出來,加上重新刻畫膛線的,總共是十幾萬把,之前答應給的三個鎮也就是7萬支的步槍,還有袁世凱臨時定購的2個鎮的武器,一共是12萬支,開始裝箱了,按照12隻一個箱子,全部包裝完畢,然後裝入到集裝箱裏,一共是四個三個集裝箱,其中槍械占據了8個集裝箱,而且是最大,60噸的集裝箱,而子彈占據了剩下的一個,都是輕武器。

馬克沁和75炮,如果加緊也能夠生產出來,隻不過這樣有些太嚇人了,西北在各方麵的生產能力,都極為的驚人,一方麵,西北擁有中國最全麵,實力最強的產業工人隊伍,另外一方麵,也是因為機床,添加了後世的理念和粉末冶煉之下的刀頭,西北的機床速度比世界上最快的,足足快了幾十倍,如果不是沒有數控機床的精確控製,西北甚至可以進行高精度,多麵切削的作業,這可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才逐步興起的機床作業。

9個滿載著軍火車廂,順著包張鐵路,一路的穿過張家口的,抵達第三鎮的防區,這是從兩軍開戰之後,第一批來到這裏的火車,火車在張家口,放下其他的車廂,隻帶著9節的車廂繼續的向前。

因為提前溝通過了,新軍的一個參謀提前的找到了負責的哨兵,然後這一列火車穿越戰線的時候,沒有遭到阻擋,直接的停在了小站之中。

第三鎮是設立在小站之中,借助著小站構成的營壘,列車一路的長驅直入,正停在了營壘的前麵。

段祺瑞這邊,是早有準備,在楊度跟包頭聯係的時候,袁世凱也第一時間通知了心腹愛將,大批的武器,總要有有人護送和押運,順便的,需要檢測一下這些武器到底性能如何,哪怕是白撿的東西,也不能拿著破銅爛鐵吧。

當然了,不是每一把都實驗,能夠做到300抽1,已經算不錯了,12萬支,大概要檢測400支,隨便找一個連隊,進行測試就可以了,花不了多少的時間。

段祺瑞等著包頭的軍火到來,雖然接到老頭子的電報,段祺瑞微微的有些奇怪,包頭擁有龐大的武備不假,在防禦戰之中,有正麵對抗北洋軍的能力,可是這麼大屁的武器支援,難道不怕北洋軍拿了武器,反過來對付他麼?這不是資敵麼,他就不怕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不管包頭是怎麼想的,隻要拿到了這麼一批武器,就算是完成任務了,段祺瑞耐心的等待的,終於,接到了前線的報訊,他也沒有多停留,直接帶著警衛營衝了過來。

策馬狂奔之下,隻用了十來分鍾,他所在的地方,距離前線的哨卡,差不多有3公裏左右,狂奔之下,抵達了火車停靠的地方,9個車廂應該就是裝著這一次的軍火,他走上前去,一個西北軍軍裝的青年走向他,不卑不亢的說道:“西北軍一軍九師三團參謀吳偉申,見過段將軍!”

段祺瑞也知道,現在麵前的西北軍,已經從之前的一師,換成了九師,聽說是新成立的,可是在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絲毫都看不出來,由此也可以看出西北軍的訓練之嚴格,嚴格的訓練,加上比北洋更強大的武器,穩守是絕對沒問題的,甚至野戰之中,或許也不會落於下風吧。

眼前的這個所謂的參謀,段祺瑞也知道,屬於是中層軍官,雖然不直接帶兵,卻對團內的很多事物都有發言權,西北的參謀製度一直都是段祺瑞比較奇怪的,這麼多的軍官,就不怕令出多頭?不過更讓他羨慕的是這些年輕軍官,北洋軍是有一大票軍官,可惜後繼無人,哪怕是經過了軍官隊的培養,也沒有多少人才,後繼無人啊,反倒是西北,一個從來都沒有聽說過,也不以軍事見長的,居然會有這麼多優秀的軍官。

段祺瑞掃視了一下,所有的集裝箱都擁有封條,似乎非常的嚴密,沉聲問道:“可以檢查麼!”

“當然可以,段將軍請!”

吳偉申無可無不可的,包頭的商品,哪怕是舊槍翻新的,也是通過了嚴格的檢驗過程的,每一個都遠高於中國的標準,即便跟列強比起來,也不遑多讓,這樣的槍支,哪怕是一個個的檢查,都沒問題,更何況是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