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禍水東引,神力蘇醒(2 / 2)

一輪齊射,最少命中了50發以上,這樣的命中率烏楊夫從來都不曾看到過,超過12海裏,能夠精準的命中,這些中國人施展了魔法麼?

計算機輔助係統,他的精度不是一成不變的,如何更有效率的利用計算機的計算量,即便是在後世都是不斷研究的問題,同樣規格的計算機,為何表現出來的能力天差地別,原因就在於算法和整合性能。

這個時代,計算機軟件,計算機輔助剛剛起步,楊元釗用遠超過這個時代的計算機係統,生生的把20世紀初的中國,帶到了信息時代,雖然說,整個中國,即便在一體機的幫助下,還無法攀升計算機和信息係統的科技樹,可是軟件是沒有多少國界的。

軟件,從某種意義上麵,隻要有基本的編程方法,就可以不停的延伸出去,彙編語言這玩意,楊元釗那裏恰恰是有,然後就推廣開來了。

計算機不但改變了很多,也帶給了整個中國不同的發展,比如說,列車運行圖,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製造,還有軍事上麵的指揮係統。

雖然說,程璧光率領的這些戰艦,看起來跟舍爾的艦隊差不多,可是實際上,變化還是不小的,指揮係統通過在波羅的海海戰之中的發揮,所有的數據,都給弄回來了,對於瞄準係統來說,性能什麼的,跟經驗很有關係,軟件這東西,沒有遇見過,就是沒有遇見過,軟件不可能智能到,沒有遇到的為,也可以處理的地步。

從指揮係統出現之後,就一直有給跟蹤數據,特別是波羅的海的一戰,世界上最大的兩國海軍之間的對決,其中有價值的數據不知道多少,在真正的實戰,在不用環境,不用海情,甚至在不同的經曆之中,吧所有的數據給整合到一起,找出其中的客觀規律,這樣才能夠的更進一步。

親自指揮,記錄數據,然後通過的無線電,把數據傳輸到了國內,然後國內的研究者再根據這些數據,進行分類彙總,最終得到更加正確的方向,推動這個係統更進一步,現在數據已經更上一層樓,指揮性能也提升了。

探空氣球之中,哪怕是在數十公裏之外,也可以看到火炮攻擊的效果,硝煙散盡了,更加直觀,60發最少命中了炮台52發,雖然是相隔12海裏,可是對麵的目標也是無法移動的固定目標,從空中到地下,最少20個不同的參數的情況下,命中率怎麼可能不高。

哪怕是命中了50多發,對於海參崴的傷害,還真的是不大,最少2米,最多4米,即便沒有鋼筋混凝土,也有岩石和沙包,陸上炮台,可以近乎無限的堆砌防禦,也就是中國的炮彈足夠強大,否則,恐怕連外圍都傷害不。

有些幸運的炮彈,打在了比較薄弱的地方,掀翻了一些麻包沙袋和外層水泥,有的幹脆被堅硬的防護所彈開,真正產生的戰果很小,完善的岸基炮台,本就不可能輕易的被攻破。

“看樣子,高爆彈是不行了!”收到了戰果之後,程璧光微微的點點頭,事情的發展,其實是早在他的預料之中的,第一波的試射,雖然命中率極高,可真的是試射,一方麵探查火炮對於海參崴炮台的殺傷力,另外一方麵確定方向和一些細微的調整,吧著一些都給做到了之後,火炮開始瞄準更有價值的目標。

鎢鋼穿甲彈,也裝入到了炮管之中,北方艦隊使用鎢鋼穿甲彈,是所有穿甲彈之中,威力最大的,不但比重比起普通的合金鋼要高很多,就算是硬度上麵,也遠比最堅硬的合金鋼出色,通過卓越的炮彈設計師,把他們設計成為合格的穿甲彈,幾乎可以穿過大部分的戰艦莊家,甚至連幻想級這樣,武裝到牙齒的戰艦,除了主裝甲無法穿過,其他的裝甲,在鎢鋼穿甲彈的麵前,不會比紙糊的強大多少。

用15寸火炮攜帶著穿甲彈,明顯的撕裂了大量的炮台,1米,2米,2.5米,也就是3米以上的防護,擋住了部分穿甲彈的攻擊,可是第一發命中,削弱了防禦之後,第二發也足以摧毀炮台,北方艦隊在計算機指揮係統的配合之下,以每分鍾4次齊射的速度,如同颶風一樣,席卷整個海參崴的外圍,把一切目光所及的炮台都給掀翻,清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