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小紅(1 / 2)

紅姐曾經的名字叫小紅,沒有姓,如果一定要跟隨長輩姓,那就隻能勉強說是姓劉。

因為“小紅”這個名字,是一個黑胖、短發、厚嘴唇的農村婦女劉犀利賦予的。

女隨母性,紅姐的本名應該叫“劉小紅”,一個仿佛小學課本裏走出來的名字。

農村婦女劉犀利是小紅和多個棄兒的養母,人稱“愛心媽媽”。

劉犀利,自己在家中五個孩子中排行老二。

家裏長輩給劉犀利取名“犀利”,是怕她長大以後受欺負。

人如其名,在外人眼裏,劉犀利配得上這個名字。

劉犀利小時候家裏窮,沒錢供劉犀利上學,導致劉犀利隻上過一個月的掃盲夜校。

劉犀利七歲開始就跟著姥爺做生意,賣三分錢一碗的大碗茶。

十一歲跟著大人拉煤,領著弟弟妹妹做燒餅、賣包子、賣油條。

劉犀利性格爽辣又要強,捏包子要捏28個褶兒,炸油條單麵雙麵都會炸,給食堂和煤一次可以和好幾百斤。

但就是這麼勤勞能幹的劉犀利,仍然沒有靠著自己的勤勞、吃苦、能幹富裕起來,說到底還是沒文化。

最後,劉犀利在縣醫院當勤雜工,開始收養上了棄兒。

就是這樣,劉犀利才和小紅,後來的紅姐結緣。

撿到紅姐的時候,劉犀利自己已經做了母親,有一兒一女。

有一天,劉犀利路過醫院廁所門口時,看到一個被遺棄的嬰兒,是個女嬰,就是後來的紅姐。

繈褓中,還是嬰兒的紅姐被紅色的小被子裹著,放在一個方格子的小墊子上。

劉犀利湊上前仔細瞧,沒發現孩子有什麼不對勁,隻是呼吸聲有點粗。

“這也是一條命,咋能扔到廁所裏!”

劉犀利小心翼翼地把紅姐抱起來,攬在自己的懷裏。

“她父母是不是碰到什麼難處了,怎麼舍得扔下親骨肉啊!”

劉犀利決定等等看,可劉犀利等了半天,也沒見有人來尋紅姐。

“如果不管,這孩子估計活不成了。”劉犀利沒多想,就把紅姐抱回了家。

過了幾天,劉犀利不放心,抱著孩子來看縣醫院的醫生。

醫生告訴劉犀利,紅姐喘氣粗,隻是因為肺血管沒有長好,趕緊輸液,能治好。

劉犀利懸著的心這才放下,在劉犀利的悉心照料下,紅姐恢複得不錯,很快就跟正常孩子一樣了。

紅姐是劉犀利撿來並收養的第一個孩子,因為抱著紅姐的小被是紅色的,劉犀利給這個紅姐起名叫“小紅”。

那之後,劉犀利又從急診科撿回了“白頭”,從婦產科撿回了“豁嘴”“紅鼻子”這些病兒。

孩子越撿越多,劉犀利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很快,十裏八村就傳開了,不要的孩子別扔,有個叫劉犀利的肯養。

最開始,劉犀利隻收養醫院裏的棄嬰。

到後來,有人幹脆偷偷把病殘嬰兒放到劉犀利家門口,有的嬰兒連臍帶都沒剪。

劉犀利是個大大咧咧的女人,沒什麼文化,所以從不做記錄。

在紅姐成長到十四歲這十幾年,據說劉犀利陸陸續續收養的棄嬰得有近百個,但絕大多數都夭折了。

在後來公安和民政對發生在劉犀利家的那次火災的調查中,劉犀利陳述的理由是。

“沒想到,養孩子這樣難!”

劉犀利靠擺攤為生,收養像紅姐這樣被遺棄的病兒,養活她們的第一難就是缺錢。

最多的時候,劉犀利家裏收養了十幾個孩子,這意味著十幾張嘴要吃飯。

剛送來的小嬰兒嗷嗷待哺,要吃奶粉。

一個孩子的奶粉錢,一個月最少也得300多塊,而劉犀利家經常還是好幾個孩子同時要吃奶。

這些棄兒們除了吃飯喝奶,看病也要花錢。

因為健康的孩子沒有人舍得扔,被扔掉的這些孩子幾乎都有病,白化病、心髒病、唇齶裂、小兒麻痹症、腦癱....

被棄養的病兒們,得的大病沒辦法治,劉犀利也沒錢治。

而那些被棄養的病兒們得了日常的小病,該治總要治,錢雖不多,孩子多了也是筆不小的花費。

人人都說小兒難養,病殘兒更難養,更何況還有收養病兒的勞累。

比如唇齶裂的孩子,不能用奶瓶喂奶,隻能用小勺一點點往嘴裏灌。

最初是劉犀利把眼藥瓶、小針管刷洗幹淨,把奶一點點擠到孩子嘴裏。

而那些得了心髒病的病兒,很容易感冒,照顧起來也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