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事無絕對(1 / 2)

“為師帶來你來看,就是想要讓你看到,那些放下屠刀之人,在大佛寺要做些什麼。”

法仁沒有直接回答屠伏的問題,而是說起了他今日的正題。

“二十四萬畝良田,自然用不了十萬僧眾耕種,五萬都用不了。而西牛縣內,人口有百萬之多,隻靠這二十四萬畝良田的產出,自然是不夠養活的,哪怕是我們大佛寺沒有近萬的武僧。”

抬腳下山,法仁帶著屠伏,沿著原定的路線而行,步伐和之前上山的時候相比,卻要緩慢了一些。

畢竟,心思有所變化。

屠伏也沒有繼續追問,而是跟在法仁身後沉默聽著。

“日日打坐誦經,修不了佛的,還需要身體力行。所謂大智慧,大福德,誦一輩子的經,也不可得。耕地種田、采桑織布、興修水利,這些要是隻在我們大佛寺的寺院田,就無需多說了。

為師想說的,是西牛縣,乃至於整個賀州,我們大佛寺的所作所為。”

法仁頓了一下,問道:“你在臨西鎮,可曾見過家裏青壯因故不在,隻留下老弱婦孺,無法耕地做工的?”

屠伏回道:“見過,朝廷的徭役,比之早些年要重了不少。”

“可曾見過,突發疾病,無力操持生計的?白發人送黑發人,孤苦無依的?”

“見得多。”

“可曾見過,盜匪劫掠,有妖魔禍害良人的?”

“盜匪劫掠,弟子不止見過,也經曆過。妖魔之說,弟子隻是聽說過。”

“恩,這世上,真的有妖魔。若是回寺之後……為師有機會,就帶你見一見妖魔鬼怪。”

屠伏一聽這話,心神就難以自控的激蕩了起來,迫不及待的想要問些什麼。但好在他有著能夠被法仁看重的心性,又聽出了法仁這句話裏的‘言之未盡’,強行忍了下去。

法仁似乎還想鋪墊一些問題,卻又想到屠伏並不算長的人生經曆,已經是經曆頗豐,其實無需多問,就直接說了起來。

“我寺十萬僧眾,有半數以上,常年遊曆在賀州各處。他們有的給人耕地,有的給人做工,有的替人服徭役,還有的,給人養老送終,給人看顧孩童。

若是遇到了盜匪劫掠,探到了妖魔蹤跡,就會傳信寺內,自有武僧前往。還有武僧如我這次一般,不會枯等在寺內。隻是……”

法仁的聲音和動作都停頓了一下,然後再次抬腳。

“隻是,這天下太大了,總有些來不及啊。”

屠伏聽著法仁的這些話,越發的沉默。

法仁繼續說著。

“屠伏,你覺得十萬僧眾太多,近萬武僧太多。殊不知,有人覺得太少,都太少了。若不然,為何這西牛縣會有百萬人口,大玄之中洲,有三百六十五州,為何這賀州的人口,能居天下第三?

中洲承平已久,我大佛寺,卻隻能護住這一縣之地,放眼賀州,就已經是力有不逮了,更何況,是整個天下呢?

更何況,是亂世呢?”

說完這一段,法仁沉默了一些時間,帶著屠伏下了山,入了田間,法仁才繼續說了起來。

“眾生平等之說,確實是有的。但卻不止於此,我大佛寺不能殺生,真要是去了戰場,麵對異族,又該如何是好呢?總不能像我製服馬三一樣,製服異族的萬萬人吧?

以你的急智,或許會想著,讓天人境的絕頂高手,去活捉異族之王,以此來避免戰禍。但十大異族的王庭聖地,哪一個沒有天人境的高手?真要出手,隻會是你來我往,沒有什麼此消彼長。

再說說,你對為師和大佛寺最不滿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站在田埂上的法仁,以目光示意屠伏,看向了正在田間勞作的一個枯瘦男人。這人身材極為高大,七尺有餘(兩米二,注1),身形卻顯得極為枯瘦,像是餓了許久,或是生了一場大病。

他似乎是在用心勞作,並沒有注意到法仁和屠伏的到來,幹起活來動作卻幹淨利落,沒有半點饑餓許久、大病初愈的虛弱。

“他叫鄔大璋,以前是個強盜,武道修為是鍛體境,擅使飛鏢。”法仁沒說這人之前有什麼惡行,而是說道:“在來到我們大佛寺之後,雖然被廢去了武功,但底子仍在,獨自一人,就能種五十畝地。”

屠伏是有常識的,雖然一人之力能夠種多少畝地,需要看種什麼樣的農作物,怎麼個種法。但以大佛寺的這些田地來看,必然是最耗費精力的精耕細種,而非那種隨意撒種、靠天吃飯。

按照臨西鎮的情況,有五個勞動力的家庭,也就隻能操持二十畝地左右,還累死累活的。

一個人,五十畝,年產五六萬斤糧食,養活四五十個士兵。還是被廢了武功的狀態下,如果沒有被廢……

法仁依然不知道屠伏心中所想,繼續說道:“你之前說,想要拜入劍宗,應當是聽說過劍宗的江湖傳聞。不錯,當日若不是為師,而是換成了劍宗之人,武道境界與為師相差仿佛,那些異族馬匪全都會被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