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進縣城(1 / 2)

傍晚,忙碌一下午的時家夫妻倆相伴回到茅草屋。

夫妻倆不忍兒子辛苦,所以上午是時嚴陪著父親下田,下午母親過來接棒。

今年剛二十八歲的時嚴父親,時田老的好像四五十歲一樣。

時嚴爺爺跟原配妻子就隻有時田一個孩子,後來在第二胎時一胎兩命難產而亡,三年後又續弦了繼奶奶王大花,繼奶奶給爺爺生下三子兩女,也因此在時家無所畏懼。

而他爹時田跟他娘方氏,前頭給他生了兩個姐姐,隨後他才出生,可以說現在時嚴就是時田和方氏的命根子,獨苗苗。

大姐時桃酥因為模樣好看,前年被隔壁村的木匠家二兒子娶回去了。

而二姐時銀杏比大姐還要美上三分,在一次跟父親去縣裏采買時被縣裏酒樓的賬房看中,倆人郎有情妾有意去年年前媒婆就過來提親下聘,兩個月後二姐就嫁過去了。

當初兩位姐姐的聘禮有十幾兩,都被繼奶奶要過去了,美其名曰沒分家,這錢就屬於中公的。

直到被迫分家趕出來,這聘禮錢也都沒給他們。

時嚴簡單弄了些吃食,也沒有桌椅,一家三口就坐在木板床上簡單吃一口。

時田話不多,眉頭中間是很深的川字紋,一雙粗糲的大手端著缺角的破碗快速的扒拉著穀康,一旁的方氏夾了一筷子野菜放到時田的碗裏。

時田護著碗推拒:“你倆吃,你倆吃。”

一旁的時嚴握著筷子的手不斷縮緊,心裏想著如果這兩天再想不出掙錢的辦法,他哪怕會引起懷疑,也要去抄書補貼家用。

古代蠟燭都很金貴,所以趁著天沒全黑,方氏收拾碗筷,時田帶著時嚴把一部分糧食裝起來,明天要去縣裏交糧。

收成好時一畝地能產出一百斤,他家現在隻有一畝地,所以要繳納三十斤糧,這些都是時田出去借來的。

“爹,明天我跟你一起去。”時嚴過來一個月一直在王家村轉悠,還沒去過縣裏,特想去看看,說不定就靈光一閃想到掙錢的門路。

時田點點頭:“那你早些睡,天亮就出發。”他也沒管兒子要去幹嘛,反著兒子省心又懂事,他還挺高興最近兒子跟他親厚不少呢。

第二天,父子倆早早就起來準備出發。

時田背著背簍,裏麵裝著糧食,時嚴則把母親一大早給父子倆做的饃饃放到懷裏溫著,倆人朝著縣城方向走去。

前兩天下雨,去縣裏的路並不好走,離開村子沒多遠,時嚴腳上就已經滿是泥濘。

從王家村到縣城不算太遠,大約一個時辰就可以走到,坐牛車馬車更快。

一個時辰後,父子倆終於到達縣城。

時嚴抬起頭看著城牆上,隱隱有些興奮和期待,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對古代一直有一種想親眼看看的想法,沒想到真的會有這一天。

時田見兒子一臉驚歎的表情,其實有些心酸,是他沒本事,拍了拍時嚴肩膀說:"嚴兒,以後有機會讓你娘帶你去府城姨母家,府城比咱們縣更加好。"

時嚴知道老爹誤會,也沒解釋,點點頭。

爺倆一人交三文入城費後背著背簍進城。

進城時剛辰時,街道上人並不多,城裏的地麵比外麵好一些,更加平整,但是依舊有些泥濘,跟著老爹一路走向縣衙,越近路越好,

遠遠看去,衙門口已經有不少人過來交糧,看這人數,輪到他們怕要等到巳時。

“爹,吃點東西吧。”時嚴把饃饃掏出來,已經不熱了,一個遞給時田,一個自己叼在嘴裏。

時田把饃饃一分兩半,一半包裹好,塞在自己懷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