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
今天是院試的放榜日。
廬江府貢院不遠處的茶樓裏,坐滿了書生。
如今已經是童生的時嚴坐在人群中,周圍圍著不少的人。
“時兄,今日院試放榜,你如果再次奪魁,那可是小三元啊,介時可一定要擺上幾桌,讓我等也沾沾喜氣。”說話之人是一名身材瘦削、眼睛卻很有神的書生,他名叫劉青,是時嚴在府試後認識的。
九月底時的那場府試,他們長亭縣除了他以外就隻有縣學的兩個人榜上有名。
時森和陳小五都被刷下去了,當時時森那張臉紅裏透著黑。
看到案首又是他時更是一副受到巨大打擊的模樣。
後來聽說朝廷招兵,沒有功名的繼奶奶一家必須要送軍一人,為了這個名額,三兄弟大打出手。
時木和時林埋怨時森沒考上功名,時森覺得他下次必定能中,死活不去。
老太太舍不得小兒子,又心疼大兒子,隻能讓沒什麼存在感的老二去參軍。
氣的老二一家請來族長作證,分家出去了。
他娘說給他聽時還挺唏噓的。
說現在繼奶奶後悔死了,還跑去長亭縣尋他們,想要讓他們一家回去,這樣有功名的時嚴在,他們就都不用去參軍。
可是他一家子都搬來廬江府,老太太自然找不到人,最後無功而返。
……
府試後舉辦過一場詩會,時嚴身為案首自然要前往參加。
這場詩會讓時嚴一鳴驚人,也讓這幫學子們紛紛折服。
奠定了他在這幫書生們中間的地位。
……
“放榜了!放榜了!”忽然一聲吆喝聲響起,打斷了眾人的談話。
眾人連忙抬頭向窗戶外望去。
貢院門外已經圍滿了人,擠得密不透風。
好一會各家派去看榜的才回來了。
“少爺,少爺中了,二十八名。”劉青的小廝高興的跑過來喊道。
劉青喜笑顏開,中了,他中了,他今後就是秀才公了!
“時公子的可否看到?”劉青看向小廝接著問。
小廝點頭,臉上掛著笑容:“瞧見了,瞧見了,時公子又是案首,連中小三元。”
周圍一圈倒吸一口涼氣。
小三元啊,南昌國多少年沒出過小三元了。
"時兄,恭喜啊!你快回家等著一會報喜的人去吧。"劉青笑著催促道。
時嚴春風滿麵,努力讓自己表現別太興奮,維持住自己學霸的風姿後與眾人抱拳告辭。
小廝的回答沒壓著聲音,所以知道時嚴連中小三元後整間茶樓沸騰了。
茶樓掌櫃也是個上道的,特意在外麵掛上橫幅,祝賀時嚴。
時嚴與報喜的官差是前後腳到家的。
如今家裏住的是個兩進的院子,還買了三個仆從,是一家三口,如今都隨主家姓。
“少爺,您回來了,老爺夫人都要等不急了。”管家打開門,對著時嚴躬身行禮。
"我知道了,門不用關,一會該有人來報喜。"
管家一聽這話,激動的連忙應諾。
剛進大廳還沒跟爹娘說上兩句話呢,門外鑼鼓喧天的聲音就傳進來。
時嚴趕緊叫他娘拿著準備好的喜包,一會給報喜差,然後又讓阿寶抱著些銅錢,撒出去,給圍觀百姓沾沾喜氣。
他爹娘雖然是鄉下人,但是如今也算是見過世麵的,知道今天是喜事臨門,所以都笑嗬嗬的,也不在意拋出去的銀錢。
“恭喜時案首,連中小三元,賞銀五十兩,免稅一年,入學府學。”報喜官差一進門便高呼。
時嚴連忙示意管家將喜包遞過去。
"恭喜秀才公。"報喜官喜滋滋的接過喜包,掂量一下手裏的喜包,心裏更加滿意。
院外圍觀的百姓吉利話也跟不要錢一樣的說。
"恭喜時案首高中。"
"恭喜時秀才。"
"......"
"諸位,今日是我家少爺的好日子,大家都沾沾喜氣。"管家和阿寶一人一邊,連忙將銅錢分發下去。
報喜官也沒久留,他還要回去複命。
臨走交給時嚴一封庚貼,說是知府千金舉辦的宴會,榜單前五名都被邀請了。
時嚴道謝後,親自送走官差。
這次院試的主考官就是知府大人,聽說一個月後的鄉試,安知府是副考官,所以這場宴會不是他想不想去的問題,而是必須要去。
。您提供大神紅茶小排的全寢一起穿越後我成了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