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醫劉能的照料下,平埔族獵人大武臘的病情逐漸穩定。
這幾天裏,鄭克臧每天都會來看望一下他,觀察大蒜素是否起作用了。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效果非常好。
看校醫對他的態度就知道了,之前校醫還覺得監國亂來,有草菅人命的嫌疑。
盡管隻是一個番人,但醫者仁心,能救活就要盡力去救。
沒想到大蒜素效果這麼好,不愧是被譽為天然青黴素的玩意,這效果把校醫直接鎮住了。
傳統中醫對於痢疾也不是沒辦法。
漢代《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並治》將本病與泄瀉合稱“下利”,製定了寒熱不同的白頭翁湯和桃花湯治療本病,開創了痢疾的辨證論治,兩方一直為後世醫家所喜用。
隻是治療的效果就沒那麼顯著了,而且遇到重症就回力乏術了,所以這大蒜素的效果把老中醫劉能給鎮住了。
第五天,當鄭克臧來到安置大武臘的小屋時,大武臘已經能正常活動,一見到恩人鄭克臧,直接當成跪下,嘰裏咕嚕不知道在說些什麼。
看到這種場景,鄭克臧轉頭問懂土話的青年營小夥子汪洋:“這家夥怎麼回事,你翻譯一下?”
汪洋年僅十五歲,五官算蠻端正的,平時各項訓練成績都不突出,但腦子轉得快,也會說話來事,學語言特別快,他現在會閩南話、夷州島土話,甚至還會一點點荷蘭話。
“報告監國,這番人把您當做神明了,求您幫幫他的族人走出難關。”汪洋迅速翻譯。
常年與各種疾病鬥爭的夷州島土著,他們把痢疾、瘴氣(瘧疾)、傳屍(肺結核)這些傳染病視為惡魔的懲罰,生產力低下的他們,很多時候隻有等死一條路子。
也難怪大武臘會對鄭克臧敬若神明,因為從來沒有人得了痢疾能好得這麼快。
“告訴他,我可以幫他的族人驅趕病魔,但是,我需要部族對我效忠,聽我的命令,隻有聽我的命令,我才能帶他們走出困境。”
鄭克臧沉思後回複,天上沒有掉下來的餡餅,想得到就得有付出,想必這個平埔族的人能明白這一點。
得到指示後,汪洋和大武臘嘰裏咕嚕地聊起來,很快地,汪洋就和他談完了,汪洋麵色欣喜,顯然談妥了。
“報告監國,大武臘和他們首領關係很好,隻要他回去勸說,他們溪埔社部族一定會效忠監國殿下。”汪洋趕忙彙報。
“那就由你負責把他送回溪埔社,你找10個學員跟你一起去,帶上火銃和神雷,情況不妙趕緊跑回來。”鄭克臧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加油幹。
“是!”汪洋興奮喊,他是第一次接到外派的任務,心情很是激動,心想終於有機會立立功。
時不時帶著柔意看著大武臘,因為大武臘是他的貴人呀,多虧了這個土人,他汪洋才有機會在監國麵前刷刷存在感,平時就一打醬油的。
不過說到底,金子終究會發光,他這個語言天賦被發掘隻是遲早的事情,鄭克臧覺得這個小夥子也不錯,可以多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