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衛軍戰士們的回答融入了對故土深深的思念,一千人的呐喊鏗鏘有力,回蕩在東寧府的雲霄之間。
這時,人群也沸騰了,一起跟著呐喊。
“有此雄師,何愁神州不複。”觀禮台上的陳永華感慨道。
吏官洪磊胸中也有無數想說的話,感慨道:“沒想到我們年幼的監國,不聲不響打造出一支虎狼之師。”
這次閱兵,鄭克臧非常滿意,質量理念和建築的加成,還有先進的步兵操典,讓近衛軍短時間就成為一支精銳之師。
馮錫範,快回來吧,本監國忍不住想和你鬥上一場了,鄭克臧心想。
閱兵已經結束,但閱兵的影響還在慢慢發酵。
首先影響的就是參加閱兵的近衛軍戰士們,每人賞銀二兩,這個月為了閱兵,他們操練得很辛苦,這是他們應得的。
其次,就是明鄭小朝廷的鄭家叔叔和文官武將,他們有的興奮,因為看到收複故土的希望,有一些心懷鬼胎的,滿腹牢騷,似對鄭克臧掌握兵權極為不滿。
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已經被鄭克臧鎮住了,想必以後朝廷上,有陳永華的助力,多半會成為鄭克臧的一言堂。
至於朱術桂這些明室遺老心裏更是複雜,嫉妒和欣慰都有之。
嫉妒的是鄭克臧這麼年輕,這麼有才華,如果神州光複,天子也會是他。
欣慰的是,神州光複,他們大明皇室或許不會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了吧。
他們怎麼想,或許都沒用,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
......
和東寧府其樂融融不一樣的是,鄭經那邊已是山窮水盡。
鄭經迫不得已,已經下令所有軍隊戰略撤退,回島再謀出路。
但是他的手下,施世澤和施明良卻在密謀把他生擒獻於清廷。
施世澤其實就是施琅的兒子。
為什麼施琅都做了漢奸,鄭經還留著他兒子呢?
其實,施世澤早就跟著施琅一起投奔大清了,隻是三藩之亂的時候,被明鄭俘虜了。
但鄭經沒殺他,因為已故的兵部尚書洪旭告訴他:俘虜施世澤就是如獲至寶,隻要他在明鄭當官,施琅必定會被清廷所懷疑,不會讓他過來福建統領清軍。
因為施琅素抱韜略,水務地方諳熟,又心懷怨恨,必定會往死裏弄死明鄭。
不像清軍其他將領,都心懷鬼胎者呢,他們也懂養寇自重,明鄭不死,他們就可以吃大清的資源。
如果殺了施世澤,既會增加施琅的仇恨,又會讓施琅收到清廷的重用,劃不來,不能殺。
所以鄭經聽了洪旭的話,覺得很有道理,就封了施世澤一個閑職。
但施世澤也不安分,看到鄭經兵敗如山倒,又要回夷州島,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
便秘密聯合很得鄭經信任的亢宿鎮將士施明良,暗地寫信與姚啟聖,表明欲重歸清廷之心。
還用種種方式討好親近鄭經以取得其信任,並奉承諂媚鄭經之近臣如馮錫範、陳繩武等人使其麻痹。
拎不清的鄭經於1680年正月十三日竟聽從這二人之言與獨自他們坐船出遊,幸虧劉國軒護衛及時才未曾遇害。
其實,素有謀略的大將劉國軒早就防著施世澤了,畢竟施世澤原本就是大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