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勝利大轉進(1 / 2)

深深地看了東山島一眼,鄭克臧縱然心有萬般不甘,也知道撤退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竹港到漳州府城的距離足足有一百五十公裏,漳州府還有多少清軍他不清楚,但靠這五千人打天下,還是太早了。

此時最好的選擇,還是回東寧府,再發育一下。

“殿下,準備好了,我們回去吧。”管協黃慶說道。

“走吧,很快我們就會回來的,不必留戀。”說不留戀,實際上最留戀的還是鄭克臧。

因為夷州島剛開發,沒有多少原生建築能被係統評為奇觀,普通建築又得是鄭克臧親自建的才算數。

連東山島的關帝廟都能算奇觀,所以這片大地才是鄭克臧的寶藏啊!

可惜現在沒實力久留,再等一等,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尊士,這次回去,你收攏了多少老百姓一起走?”鄭克臧詢問地頭蛇朱天貴。

“回稟殿下,銅山城有一萬五千百姓願意跟我們去東寧府。”朱天貴說道。

“一萬五千名老百姓,出乎我的意料。”鄭克臧說道。

“多虧監國妙計,老百姓們才知道監國的良苦有心。”朱天貴拍馬屁道。

原來朱天貴戰勝萬正色後,開始在銅山城搞輿論戰。

大肆傳播鄭克臧打了大勝仗,殺了太多清軍,清軍派遣了十萬大軍來報複他們,要屠城的消息。

這可把銅山城的平民嚇壞了,他們本來就沒多少留辮子的,這要是被清軍統治了,容易遭兵禍。

在輿論愈演愈烈的時候,鄭克臧派人張貼告示說隻要願意跟明鄭軍隊去東寧府,人人都有良田種,吃得飽,還有頭發留。

為了讓宣傳效果更好,鄭克臧索性用大蒜素在銅山城當起了神醫,救治了不少得重病的老百姓,深得人心。

因而,有一萬多人跟著他走,不出奇。

除了這些原因外,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近衛軍和勇衛鎮在鄭克臧的訓導下,對城中百姓秋毫無犯,還願意做好人好事。

從古至今,能做到軍紀如此嚴明的部隊,他們知道的就嶽家軍和戚家軍。

古時有句話叫: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官過如剃。

土匪流寇劫掠,因擔憂官軍追剿,雖有掠奪,不敢久留,所得也皆為浮財,如金銀細軟之類,必有遺漏,是以謂之梳。

散兵遊勇劫掠,明火執仗,時間充裕,掘地三尺,金銀細軟之外,糧食牲畜,木竹鐵器都在搜掠之列,是以謂之篦。

將帥官員劫掠,金銀細軟,古董字畫之外,田土房產,商號產業都是目標,或嚴刑拷打,誣為盜賊,甚或殺良冒功,屠滅全家,全村,全鄉,乃至全縣,全城,是以謂之剃。

銅山城裏麵有眼光的鄉紳富戶都能看出鄭克臧部隊的不凡之處。

因為他們和這個時代有點格格不入。

“好好安置他們,不能缺了他們吃食,要是出了什麼事情,到時候你就要負責了!”鄭克臧鄭重說道。

願意跟他走的百姓,他肯定好吃好喝招待,況且這次突襲戰,鄭克臧拿到了二萬石糧食的戰利品,吃喝不愁現在。

原本是萬正色圍攻朱天貴準備的,夠他們一萬人吃兩三個月了,沒想到最後便宜了鄭克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