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讓逝去的英魂看到每一次勝利(1 / 2)

馬車一路向北,鄭克臧也一路觀看,農田裏已經灌滿水,老農門揮鞭趕牛,田間地頭裏,到處都是彎腰忙碌的身影。

田埂上一群孩童,一邊奔跑嬉鬧,一邊唱著詩詞童謠,“布穀飛飛勸早耕,春鋤撲撲趁初晴。千層石樹通行路,一路水田放水聲……”

馬車一路飛速行駛,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這裏是銅山城百姓和朱天貴部下的駐點。

朱天貴等人早已帶著紅薯苗和馬鈴薯苗在此等候多時。

推廣紅薯和馬鈴薯最大的阻力其實還是老百姓。

百姓沒有聽說過紅薯這個作物。

他們都不願意種植,害怕這種東西沒有收成。

種植水稻和小麥,農忙時候,恨不得早晨天不亮就幹活。

百姓也沒有餘力,加之他們又別的選址,也不會冒著風險,去種植一種陌生的作物。

因而紅薯和馬鈴薯的種植隻能暫時靠軍屯了,等這批高產作物成熟了,再在《東寧日報》大肆推廣,有了成功的案例,推廣才能水到渠成。

鄭克臧望向朱天貴:“尊士,紅薯和馬鈴薯就拜托你的部下種植了,你們平時就在這邊訓練吧,正好可以照看農田。”

朱天貴在回來路上就被鄭克臧告知,有一個重要任務交給他,事關千秋萬代。

原來,是種紅薯呀!

紅薯很早就流入福建,但沒有大規模種植,他這個土生土長的福建人是有見過的。

沒想到鄭克臧讓他種這種名不見經傳的玩意,一開始他還有點抗拒。

直到鄭克臧說配合海鳥糞,畝產能五千斤以上。

這一說,朱天貴直接服了,說種就種。

“殿下,請放心交給屬下。”朱天貴拍著胸口保證道。

“尊士,能不能改變夷州島缺糧少食的局麵,就看你們軍屯的情況了,請務必認真對待。”鄭克臧語重心長道。

很快,在鄭克臧的監督下,十畝地的紅薯和馬鈴薯不一會就種好了,剩下問題的就交給時間了。

預計1680年8月左右第一批高產作物成熟,等就好了,他可以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事情上了。

......

春耕落下帷幕,鄭克臧給自己放了三天的假期,不管國事,隻管家事,每天就和陳妃遊山玩水,好不樂哉。

天氣好了,便去東寧軍校看看球賽,二期學員把足球聯賽這個美好的傳統保持了下去,有第一期學員言傳身教,他們的技術普遍都還不錯。

看到興頭上,鄭克臧還會親自下場比劃比劃。

校長親自下場,這些小學員也懂事,隻要有好機會就給鄭克臧塞過去。

那麼問題來了,鄭克臧的射門對守門員的演技考驗就很大。

遇到鄭克臧射得比較差的球,他又要表現自己盡力在守門了,又要給鄭克臧射進,太考驗演技了!

鄭克臧也看出來了,他能理解,沒法子,他這個校長兼監國,對這些小學員的壓力太大。

三天快樂時光一晃而過,鄭克臧終於去上朝了。

還是像原先一樣,鄭克臧姍姍來遲,之後坐上主座,眾文武行了跪拜禮之後,各自在兩旁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