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流民的安排(1 / 2)

每個流民洗完澡,剃完頭,會有土著工作人員給他們贈送一套產自夷州島棉布衣服。

令他們嘖嘖稱奇,望加錫人也太土豪了!

身體洗得通紅的年輕流民林阿斌,手裏摸著新衣衫,心裏感慨萬千,多少年沒穿過新衣服了,他們是真舍得送。

上一次穿新衣服還是小時候娘親在世時給他親手縫製,這萬惡的世道。

要是他娘親還在就好了。

統一的服裝有助於讓流民們盡快建立起集體意識,獲得對呂宋都護府的歸屬感,這也是鄭克臧考慮的。

換完衣服後,土著工作人員會將他們集中領到附近的公共食堂內吃飯。

公共食堂內的飯菜比較豐富,除了主食土豆和紅薯管夠外,每個人還能分到一條鹹魚、一碗魚湯,外加少量蔬菜。

不少流民都是拖家帶口坐在食堂,隻有林阿斌一個人坐在角落裏,默不作聲地看著桌上還算豐盛的飯菜。

他在想為什麼望加錫人又給他們穿,又給他們吃,這也太奇怪了。

容不得細想,肚子早已餓得呱呱叫,必須動筷子了。

大部分人沒想那麼多,一些流民就連過年都很難吃上肉,此時聞著吸氣撲鼻的飯菜,一個個大快朵頤,差點連舌頭都咽下去。

幾名呂宋土著不停地將一桶桶燜土豆搬進來,用蹩腳的漢話大聲說道:“土豆管夠!土豆管夠!”

一位有見地的流民一邊吃一邊說道:“這些夷人何其奢侈,給這麼多人衣服,還給吃喝,真怕把他們吃窮。”

......

在明儼城(馬尼拉)和達古潘之間的土地氣候適宜、水量豐沛、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比起呂宋北部地區來強了不是一點半點,再加上開發較好,附近的土著都被打聽話了,安全方麵也沒有太大的顧慮。

這些流民就被安排在那一片地區生活。

接下來,呂宋都護府會按照每個流民的特長進行合理化的分配。

現在明儼城產業發達起來了,鄭克臧已經允許呂宋到開設水泥廠,還有製糖廠、製鹽廠、火器廠,甚至還有適合女工的成衣廠,從夷州島運來棉布,在這裏製成衣服。

至於沒有特長的,那就種田唄。

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很多都是種了一輩子的地,呂宋都護府也是照單全收,論種地他們絕對要比那些呂宋土著強。

有一技之長的直接拉到城裏當工匠。

在流民還沒到來之前,呂宋的土著便在近衛軍的驅使下,在那一帶平整出兩千多畝土地,修建了不少水泥房屋,一排一排,整整齊齊。

當然,房子不是免費給的,他們必須給鄭克臧打工、種田,十年內上交一百兩銀子,這房子才屬於他們。

一戶能得一套,如果是孤兒,那便住進集體宿舍。

另外,每戶人家,如果家裏有一個壯丁有幸加入近衛軍,這房子直接屬於他們了,不需要交錢了。

如果不好好幹活的就要被拉去挖礦!

這樣優厚的條件,令這幫多半是佃戶和破產農民的流民們大為震動。

賊他娘的世道,居然有這樣的世外桃源!

不過,流民們也有困惑,突然來到新的國度,還被剃了辮子,多少要搞清楚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