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工業化與拿破侖戰術(1 / 2)

線膛槍和粗糙的滑膛槍,要求完全不一樣了,線膛槍要求彈丸和膛線緊密的結合,對於精度有著很高的要求。

特別是如果使用米涅彈的話,槍管和子彈都必須標準化,隻有所有的米涅彈的大小都一樣,線膛槍的口徑都一樣,這樣才能讓任何一顆子彈適用於任何一支線膛槍。

所以,想要有一個合格的米涅步槍生產線,就需要解決標準化的問題。

即便是鄭克臧現在進入了蒸汽時代,不再純人力打造槍管、膛線,也會存在一定的誤差。

那就需要一個標準量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鄭克臧當時就花了50點數兌換了500把遊標卡尺和500把千分尺,給工匠們測量使用。

到時候,符合標準的就用來製造線膛槍,不符合標準的也不能浪費,用來製造滑膛槍。

近代工業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標準化,規模化,這個時代的工匠都是各搞各的,根本沒有任何標準,這個現象必須在東寧製造總局杜絕,事事都要講究標準。

所以,為了形成標準化的理念,整個1682年的一月份,工匠們都在進行培訓,就連匠師蘇老成也不能逃過。

在培訓中,鄭克臧先把米、分米、厘米、毫米這些計量單位灌輸給他們,然後教給他們遊標卡尺和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除了遊標卡尺和千分尺之外,其他工匠可能需要的工具也必須普及,像鉛筆、圖紙、營造直尺、三角板、圓規、量角器等等。

有了遊標卡尺,這些器械都沒什麼技術含量,打製很容易,隻有鉛筆略難些。

但難也要搞,為了米涅槍能夠大量生產,鄭克臧拚了!

鉛筆唯一的難點就是製造鉛筆芯。

其實應該是石墨鉛筆棒,在這個年代叫黑鉛,不論東西方,早早都用石墨寫字繪畫,隻是石墨條很容易弄髒手,而且很容易折斷,這就是此時鉛筆的困境。

太軟,不夠硬!

那怎麼辦?

加點科技唄!

花了5點數,鄭克臧如願以償得到後世的鉛筆芯配方。

那就是用一定量的粘土、黏土,再混合石墨加熱,製造出來的鉛筆芯就堅實耐磨。

最後鉛筆芯放入筆杆槽內,兩條木條對緊、粘合,實用的鉛筆就出來了!

以後此類鉛筆,便會成為工匠手中的利器,為明鄭的工業化立下汗馬功勞。

一頓操作下來,鄭克臧花了135點輝煌點數才算是解決了米涅槍的問題。

......

1682年三月,耗時三個月時間,東寧製造總局總算試製成功了十把米涅式前裝線膛槍。

鄭克臧得知首批槍製作成功,第一件事就是拉著潘阿強等近衛軍軍官去試槍。

眾人經過測試,東寧製造總局這把新式步槍的有效射程大約是驚人的四百米!

所有參與測試的人都不敢相信,因為之前近衛軍製式燧發槍加上糖火藥,最遠也才百米左右。

….為了方便射擊,新式步槍的槍管上有簡易的照門和準星,完全可以充當狙擊槍來使用。

新槍總是更受歡迎,鄭克臧忍不住多射了幾發子彈,正好測試一下一分鍾能打出多少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