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公務員與進步白奴(1 / 2)

夷州島北部的雞籠山,金瓜石礦區,報紙中大明延平王鄭克臧親自揮鎬的地方。

淩晨五點三十分,金瓜石礦區的管理員林小聰起床洗漱,開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這個金礦原本應該是光緒年才被發現的,被熱愛的劇透的鄭克臧先挖了出來!

林小聰,他就是一名高貴的王府公務員,每個月領到三兩銀子的工資,再加上年底的績效獎,非常舒服。

有人可能要說了,這公務員舒服啊,跟出生入死的近衛軍待遇差不多了。

那就大錯特錯了。

隨著鄭克臧對外戰爭的不斷勝利,如今近衛軍的普通士兵,每月工資已經漲到六兩銀子,一日三餐都有葷!

更關鍵的是,近衛軍的士兵會根據功勳在夷州島和呂宋分到肥沃的土地。

這田地的收入也不比每月工資低了!

加上各種林林總總的福利,一年怎麼也有將近一百兩的收入。

基本上隻要直接進入近衛軍的序列,一輩子的榮祿是跑不掉了。

當然,林小聰沒什麼追求,他原本就隻是紡織廠的工人,得虧了上識字班積極,認了不少字,才有這個機會。

鄭克臧的第一次公務員考試,考的科目就是思想道德、律法。

思想道德這一科,隻要經常看東寧日報,保準能拿高分。

律法就稍微難一點,但是日報偶爾也會普及!

林小聰正是吃了第一波螃蟹的人。

第一次招考,大家都不懂題目的套路,他才能脫穎而出!

再加上他的崗位離家遠,沒啥人報名!

果然考公最重要的就是選崗位,一定要選對大神少的崗位,這不,林小聰就上岸了。

加上年底績效獎,林小聰預計自己今年的年收入能達到四十兩銀子以上。

這個收入水平,雖然隻有近衛軍平均年收入一百銀子的一半左右。

但畢竟自己這份工作不需要每天艱苦訓練、風餐露宿,也沒有突然戰死的風險,非常適合林小聰這種佛係青年。

林小聰是來自廣東潮州府的流民,他記得自己的姐夫在廣東綠營當兵吃糧,說是每個月有一兩銀子的月錢。

但實際上,時不時要孝敬上官,還有各種克扣,真正能到自己手裏的,一年下來,怕是能有十兩就不錯了。

就是這樣,當年姐夫見到自己依舊把鼻孔朝天,自己小時候,對他最大的印象,就是兩個大鼻孔。

“真是搞笑,給韃子當狗,一年不到十兩銀子,不知道怎麼那麼神氣!”

林小聰一邊洗漱,一邊忍不住搖頭,沒想到小時候落魄的自己,居然把綠營姐夫當成了大老。

多虧後來戰亂,和家人走散了,才能來到天堂般的夷州島。

也不知道以後還見不見得到自己的家人,要是他們知道了自己現在有出息了,一定會很欣慰吧!

….他覺得自己的父母和姐姐肯定還能再見到,但是綠營姐夫就不一定了。

林小聰對近衛軍充滿信心,估計自己那個神氣的姐夫,八九成會被近衛軍收拾掉。

等延平王收複廣東了,他一定要申請去廣東做公務員,衣錦還鄉!

到時候重新給姐姐找一個好姐夫!

看來要早點和近衛軍的大爺們勾搭上,物色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