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麗寶公主?”
若不是小汪提起,朱克臧都忘記了柔佛還有這樣一號傳奇人物。
漢麗寶公主,朱克臧在前世,也就是幾百年後也在一些野史中見到過。
傳說漢麗寶公主是永樂年間的公主,嫁給了當時滿剌加的蘇丹曼速沙。
但是正史中卻從來沒有漢麗寶公主的記載,各種官方文獻也沒有提到過永樂朱棣將公主嫁給滿剌加的記錄。
所以後世也有很多人,都對漢麗寶公主是否存在的真實性有過懷疑,畢竟公主外嫁是不可能沒有相關記錄的。
而且終明一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大明是沒有和親這個傳統的。
再說了,朱棣那麼好麵子的皇帝,應該不至於將皇家的公主嫁到南洋這片蠻夷之地來的。
不過小汪既然提到了這位漢麗寶公主,還說此地的漢人子民或者後裔,都會去她的墓前祭拜一番,這倒是讓他有點分不清到底有沒有這位公主的存在了。
畢竟這世界上不可能憑空多出一個人來的,還說的有鼻子有眼睛的。
朱克臧琢磨了一會,決定還是去那位漢麗寶公主的墓地看一看,就算不是漢人的公主,他對這段曆史也有點感興趣。
說不定能觸發係統提示!
因為朱克臧發現,被錄為奇觀,除了建築本身足夠出彩之外,還有一點很關鍵,那就是影響力。
如果漢麗寶公主的墓真如小汪所說,那就有點希望。
漢麗寶公主的墓葬就在滿剌加城郊外的三寶山。
三寶就是大太監鄭和的小名,這座小山包因為鄭和於1406年訪問馬六甲時駐紮在此地,並經常在山上散步而得名“三寶山”。
山下青雲亭附近有三寶井,傳說為鄭和所鑿。
這口井剛打好的時候,裏麵的水十分渾濁,滿剌加的人都以為這個水不能飲用。
鄭和在眾目睽睽之下,直接盛起一碗渾濁的水,一飲而盡。
眾人看到鄭和把水喝下去後,一點問題也沒有。
更神奇的是,鄭和盛起這碗水喝下以後,井中的水漸漸清澈起來。
滿剌加的人看到此情此景,便對鄭和肅然起敬,鄭和在滿剌加人心中的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由於這口井是鄭和開鑿的,大家為了紀念他,便把這口井命名為“三寶井”。
漢麗寶公主在世期間,這口井專供漢麗寶公主使用。
三寶井的來曆和故事也被居住這裏的人廣為傳頌,在口耳相傳的過程中,不免出現神化的故事,甚至將三寶井的井水視為治病的神水。
而鄭和下西洋那段時間,不僅宣揚了大明國威,還留下了自己的赫赫威名。
直到現在為止,南洋諸國提到鄭和還是畏懼和恭敬有加。
關於漢麗寶公主的記錄,就是在鄭和下西洋期間,傳說是鄭和親自帶人送漢麗寶公主到滿剌加王國的。….隻是這些不見於正史,後世的記載,也僅僅見於一本稱為《馬來紀年》的文獻之中。
這本文獻說實話,文學價值大於曆史價值。
朱克臧作為後世人,他是完全不相信這本文獻的。
因為根本對不上號,因為鄭和下西洋的時間是1405到1433年,而漢麗寶公主是在1459年嫁到滿刺加!
這時,鄭和已經去世二十四年了,鄭和還有可能送她出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