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大明化工產業的萌芽(1 / 2)

次日,黃履莊等人剛吃了早飯,一踏進工廠的大門,他與所有的火藥廠工匠們都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列隊朗讀朱克臧製定安全實驗守則:

為確保實驗正常進行,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特製定此安全製度。注:適用於爆炸物配置實驗。

一、開始實驗前,必須先規劃安全事故應對辦法,設好逃生路線,配備滅火、療傷用具。

二、所有實驗原材料、儀器、成品等必須由專人負責安全管理,每日填寫安全檢測日誌。

三、每日離開實驗地點前,水、火、毒等必須關停,門窗緊閉。

四、大規模實驗開始之前,必須先對所有原料、過程采用小劑量測試。

五、危險性實驗,如高溫、爆炸、毒性等,必須穿戴規定防護服裝。

朗讀完,他們才能去自己崗位幹活。

這個守則,每一句都是血的代價,此前研發掣電式步槍需要的火帽時,就是因為沒有安全實驗,發生了太多意外!

所以朱克臧痛定思痛,編寫了這個安全實驗守則,且每日必須朗讀,才能上崗!

這不是形式主義,而是讓安全生產、安全實驗的理念深入每一位工匠的內心。

黃履莊等人立刻熟練地將一堆器具組裝起來。

這實驗器具都是大明玻璃廠自產的,比如那四五尺長的螺旋形玻璃冷凝管,原先還得去跟英國人高價購買,價格竟要到十八兩銀!

在黃履莊這個大發明家的主持下,玻璃廠耗時一個月,就攻破了螺旋形玻璃冷凝管這道難關,至此,實驗器具再也不被西方人卡脖子了。

黃履莊真是新大明寶貴的複合型人才,什麼都能插一手,朱克臧有預感,他會是新大明第一個大匠師,比蘇老成還快。

“是以,這硝化棉的要點就在於發煙硝酸和純淨的棉花。”

朱克臧又不厭其煩地將所知的硝化棉製作過程講了一遍。

這東西雖說起來簡單,僅用了四五行字就造好了,但實際生產過程中,任何一個細節出問題就會導致試製失敗。

記憶中的工藝過程,僅有“純淨的棉纖維”、“濃硝酸”、“硝化十五分鍾”這幾條。

想要造出威力巨大的軍用硝化棉,還得靠黃履莊等人經過反複試驗才行。

他又望向黃履莊,“對了,聽說我在廣州的時候,你便已製得了發煙硝酸?”

由於硝酸具有易揮發性,故而濃硝酸會在空氣中吸水形成一層霧,所謂“發煙硝酸”便是指濃度90%以上的硝酸。

這東西可是幾乎所有炸藥的基礎,更是核心化工原料之一,也是朱克臧一早便囑咐試製的重點藥劑。

“回皇上,微臣用蒸餾法製出,隻是產出較少。”

有了濃硝酸,那硝化棉便算是製出一半了,朱克臧滿意點頭,至於產量,硝化棉也用不了太多。….“走吧,先讓我看看你們製備硝酸。”

承天府南郊的廠房裏,黃履莊等人七手八腳取來實驗所用的材料。

很快,黃履莊便開始用玻璃燒瓶煆燒一種綠色粉末,另外有人負責盯著爐火、器材密封情況。

不多時,就有煙霧經過冷凝管進入另一端的收集瓶中。

黃履莊在一旁解釋道:“這硝酸實則自古便能製得,隻是其中水分過多。微臣想起皇上提到濃硫酸可吸水,進而想到以濃硫酸出發煙硝酸,幾多嚐試之後才終得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