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應天府奇觀、繁榮的應天港(1 / 2)

江勝在高麗作威作福,朱克臧也沒閑著。

他在發掘應天府的奇觀。

朱克臧從烏衣巷後側的一處入口來到了烏衣巷內。

巷子不寬,兩邊的牆壁卻很高,兩個人擠在一起正好通過。

巷子彎彎曲曲的,比較狹長,牆上的石磚經曆多年風雨,摸著有些光滑,在斜陽的照射下,閃著亮光,偶爾還會看見小草從石縫裏鑽出來。

這些青磚牆都默默的向人們訴說著它們曆經的滄桑歲月。

沿著巷子,向東北方向再走不一會兒就看見王謝故居,裏麵有東晉時期兩位名相王導、謝安的家。

再往前走就到了應天府學了。

應天府學在後世有一個響當當的名字:夫子廟

此時,夫子廟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朗朗讀書聲,此起彼伏。

夫子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曆經滄桑,幾番興廢,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華夏四大文廟之一。

夫子廟不僅是明清時期應天府的文教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群。

夫子廟始建於宋,位於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廟前的秦淮河為泮池,南岸的石磚牆為照壁,全長110米,高20米,是華夏照壁之最。

北岸廟前有聚星亭、思樂亭,中軸線上建有靈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另外廟東還有魁星閣。

來到夫子廟前,熟悉的係統聲響起。

這是野生奇觀中,級別最高的,刷新曆史了。

之前的野生奇觀,要麼隻對省份起做作用,要麼對一片地區,終於有個全國加成的野生奇觀了。

朱克臧龍心甚慰,沒白打應天府,唯一遺憾就是應天府的紫禁城太破舊了,雖然係統提示是否開啟評級,但被朱克臧拒絕了。

因為此時開啟評級,必然評分很低,不如再修繕修繕。

......

應天府石頭津。

石頭津是大明應天府沿江通海的大型國際皇家港口,水域麵積約二百畝左右,加上簸箕口外沿江兩邊逶迤,足夠停泊“萬艘”之多,史書中也有這裏因刮大風而“敗舟萬計”的記載。

這樣一個大型港口,將應天城與外界連接起來,華夏文化從這裏走出去,漂洋過海,傳播至倭國、高麗半島、交趾等漢文化圈,甚至傳播至更遙遠的羅馬。

同時,世界各地文明也遠渡重洋,跟隨著來訪的外國人的腳步紛至遝來。

當時,中華門外的來賓街市、江東門外的江東市、下關的龍江市都有大型貿易市場,也都是大宗貨物的集散地。….徽商、晉商、陝商、燕商齊聚此間,其中又以徽商居多,他們開設的商行,不光有鹽糧,還有木、布、綢緞。

這些徽商多聚居於上新河,有楊姓徽商“起家萬金”,築亭江邊,“遠觀於江,猶觀於海也。天朗則水天一色,風則波滔洶湧,鷗鷺翔集,豚魚浮沒,帆檣往來,山川隱映,儼然一奇畫圖也。”

可惜,韃清入關後,應天府遭到戰亂的破壞,工商業更是衰頹,港口發展基本處於停滯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