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大明皇家銀行的存款情況來看,隨著大明本土大量工廠作坊的新建以及各類基礎設施的營建,大明百姓的個人存款增長飛快,藏富於民的現象非常顯著,但這也使得大明銀行的利息支出越來越高,節儉慣了的百姓在消費上並不積極,即便銀行將利息降得很低,可百姓們依舊喜歡把錢存著,這也導致市麵上錢荒的現象還是很嚴重。”
戶部尚書楊英向朱克臧稟報著大明銀行眼下的情況。
朱克臧聽後道:“讓百姓們改變消費觀念,自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強求,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禮法上繼續對大明百姓鬆綁,允許百姓們擁有高檔馬車、營建高門宅邸!“
雖然現在大明禮法沒多少人遵守,但大明官方如果主動解禁一些限製,自會進一步促進大明百姓提升消費,另外。
不過,朱克臧覺得更重要的是,得讓製造總局和格物致知學院多研製一些新商品來,價格昂貴不要緊,要緊的是新鮮且實用。
“另外,你們同首相等廷議一下,可以考慮以戶部的名義舉辦一次博覽會,集合天下所有奇珍異寶和新奇商品,讓天下人觀覽購買,最好由此選出一批我大明的有名商品出來,如景德鎮之瓷器、武夷山的茶、貴州的酒、湖筆宣紙端硯徽墨什麼的,朕會賜予帝國名品獎章,並賜一定銀錢助其推廣、助其提升品質,推廣於全世界,以此漸漸讓全世界都覺得大明之商品為高端貴品,為身份之象征,形成品牌效應,到時候別國就隻有給我們提供原料、賺取薄利的份。”
楊英聽後很是稱奇,他沒想到皇帝陛下會這麼懂的經商之道,隻得連忙稱:“遵旨!”
“還有,這大明銀行的存款既然越來越多,就得增加借貸的業務,用以錢生錢的法子為大明牟利,並用錢控製諸個附庸國,以保江山社稷,這叫做資本的力量!“
“比如那兩個地位不低的法國傳教士,明顯擔憂法國的海上實力不行,缺戰船,而又不想被英國比下去,既然如此,大明銀行完全可以主動找他,以他法國所占據的天竺殖民地為抵押,給其借貸一筆銀幣,然後朕再下旨準予安平軍械庫給其出售一批即將淘汰的次等戰船,這樣便能通過給其貸款而給大明銀行增加收入,又能通過售賣戰船增加大明國庫,又能防止英國一家獨大,朕認為英國將是大明未來海上的主要敵人!“朱克臧指示道。
朱克臧可是知道,很快英國為首的反法同盟,就要和法國開啟九年戰爭了。
最終的結果是法國小敗,法國簽訂裏斯維克和約,承認威廉為英國國王,把洛林歸還給洛林公爵查理五世,把來茵河邊的重要橋頭堡菲利普斯堡還給德意誌,這裏曾經是數十年前法國杜倫尼元帥累次越過來茵河入侵德意誌的出發陣地。….大明怎麼能放過這種做國際軍火商的機會!
朱克臧心想:都給朕狠狠地打,到時候大明軍火賣得飛起,咱也要做一回米利堅。
楊英作為戶部尚書,自然也不笨,何況他在經濟學方麵本就有天賦,一下子就聽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而這讓楊英也不禁暗想自己的皇帝陛下是怎麼想到這些良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