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給天竺人印《三國》(早上少發了一章)(1 / 2)

康熙隻是一個勁兒的催促下麵趕緊準備進軍,還說什麼兵貴神速......

說得一群中亞和阿富汗的搶劫天竺積極分子哭笑不得。

天竺這裏,是沒有“神速”這個概念的!

怎麼可能“神速”呢?

至於天竺人頂著亞熱帶的太陽在開伯爾開穀裏麵修城堡、築工事什麼的,在這群經驗豐富的家夥看來,完全就是大汗的臆想......

天竺人怎麼可能在開伯爾山口修城牆,修要塞?

兩三千年都沒修,讓人入侵了不知道多少次他們都沒修,現在會因為一個大清蒙古國就開始修?

不過在康熙汗沒完沒了的催促下,那些新加入的蒙八旗,也隻好收拾起行囊,離開了美麗的喀布爾,無精打采的進入了開伯爾山口。

而一進入開伯爾河穀地帶,本來被榨幹、顯得無精打采的康熙大汗突然就後背一涼,優秀的軍事素養讓他一下子警覺了起來。

因為康熙發現開伯爾山河穀的地形太適合打伏擊了!

河穀兩邊的山頭大多不高,大多在二十到三十丈,也不算陡峭,完全可以從上麵往下衝。

而且河穀兩側還有許多小山穀,都是可以藏兵的!

“注意警戒!”

開伯爾河穀雖然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但幾千年來也沒人好好修一下官道。

山口原本的寬度並不小,但是卻沒有好好的路可以走。

康熙的大軍根本沒辦法以寬大的縱陣前進,隻能排出比較細長的縱隊。

如果河穀兩側的山坡上有伏兵,那康熙汗的麻煩就大了!

想到這裏康熙就有點緊張了,眉頭也漸漸擰成了一團:原來開伯爾山口也沒有想象中安全!

就在這時,隊伍前頭,已經有不少斥候往來奔走,將前鋒部隊的進展和莫臥兒守軍的情形,不斷的帶過來。

“大汗,康親王所部已經通過河穀最窄處,並且在兩側山頭上上設防完畢,大軍可以安全通過!”

“大汗,白沙瓦城今日仍然沒有任何出兵的跡象,隻是緊閉城門,城外也沒有任何莫臥兒軍活動的跡象!”

聽到回報,康熙汗隻是皺眉:“開伯爾天險不守,卻跑到白沙瓦布防,奧朗則布到底在打什麼算盤?”

難不成是空城計?

看來奧朗則布也是讀過三國的啊!

咱大清可就是靠一本三國打天下。

有一個小故事,據說某日一位漢人讓努爾哈赤非常信任,於是被請到宮殿,拿出一本絕密的兵書給他看。

努爾哈赤看完之後,就把這本書放在上鎖的櫃子裏,包了層層的錦緞,這本書就是《三國演義》。

傳說大清之所以能夠入主中原跟《三國演義》這本書有著莫大的關係!

清太祖靠著它完成了女真的大一統,皇太極用它奪得汗位並且步步蠶食明皇朝。

多爾袞憑借它把持順治朝,康麻子更是用它除鼇拜、平三藩、收台灣、抗擊沙俄,親征蒙古成就千古一帝,可謂貢獻不淺!

難怪清王朝這麼推崇它,在清人邱煒萱的《菽園贅談》中有記載,康熙曾下詔刊刻《三國演義》一千部,然後把這些它當作獎品賞賜給滿族各部首領和蒙古各部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