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百煉鋼還練不成繞指柔?(2 / 3)

使敵人從內裏潰爛,暗暗消磨敵軍之勢,兵不血刃地攫取勝利,比從一開始負隅頑抗來得更省事。

“圖璧與獻國一戰,獻王仍一副放任自流的態度,據探子報,獻王每日沉湎杜康,對戰事不聞不問,甚至在爛醉之時還曾言‘君之不君,國將不國,苟延殘喘,何苦來哉?’反觀嶽國,不僅與獻國左相來往密切,還暗中與皇甫丹會晤,倒比獻王更像是獻國之主,想來,他為了保住獻國,什麼都敢做,我知你懷疑嶽暻與皇甫丹有所勾結,但畢竟無憑無據。”

君亦止點點頭,嶽暻即便確有拉攏皇甫丹之意,皇甫丹眼高於頂,未必將他放在眼裏。

軍中諸事鬧鬧紛紛,於皇甫丹聲名有礙,許是他麾下將士所為。

而嶽暻守著一個區區小國,為保住那點稀薄家業,對圖璧伐獻之事戰戰兢兢、反應過度也可以理解,嶽國暫時不足為慮。

棋子與棋盤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公孫朔說罷,頗為滿意地盯著自己剛剛落下的一子。

黑子看似占據了優勢,君亦止卻沒有因此捉襟見肘,而是另辟蹊徑,走了另一道。

公孫朔一時不知要重新布局引對手入陣還是順對手而行,滅他下一步翻身的機會,糾結了一番,黑子還是落在君亦止的白子旁。

“你怎麼想?”公孫朔抬頭,眼睛看向棋盤又轉向君亦止,接著說道,“皇甫丹也是一介老臣了,我剛學會騎馬射箭時他已戎甲披身、上陣殺敵,先皇在時對他封賞無數,上回打下冀國朕已授其鎮國大將軍之位,給了他十足權力,他如今在西北可是呼風喚雨、愜意得很,至今時今日,於皇甫丹自身已是賞無可賞,他自己位至顛頂,已無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之可能,難免催生異心,又或者別有所求。”

皇甫家曆代忠良,每一代都有為國捐軀的熱血子孫,皇甫家一直是圖璧的中流砥柱,隨著這個國家榮枯與共,起伏相依。

但曆代榮勳和多年戎馬戰績已經將他推上至高無上的高點,這是帝王家最忌諱的。

更何況他心裏在想著什麼,沒人猜得準。

“朕也想知道究竟是何事,令他不惜以麾下士兵為代價,使此戰纏綿至今,作出一副為國鞠躬盡瘁、苦戰沙場的表象。”君亦止嘴角彎成一絲嘲諷,抬手又落下一白子,“此戰中,皇甫丹刻意治軍鬆散、罔視軍規,甚至明知可能有詐,還任由士兵去送死,便是想攢到最後搏個大軍功,挾功求賞,想來他此次所求封賞不會太簡單。”

“小止,人心不足蛇吞象,任由皇甫丹朝中獨大,不是長久之計,他在背後搞這些有損國祚的動作,無非仗著自己是國之強將,如今武將之中除藍家老將軍,再無一人能與之爭鋒,他料定你不敢輕易動他,所以無懼無畏。”公孫朔默默思索,又拈指放下一顆黑子,一心二用,卻好似沒有半分力不從心,歲月並沒有在他臉上留下什麼特別的痕跡,他的眼睛依舊矍鑠明亮。

“藍老將軍年邁,為圖璧鎮守南疆,如今確實難有心力與皇甫丹抗衡,藍小將軍......朕已有安排。”

君亦止還是皇子時,為自保以“公子引”為名在坊間建立賢引閣,廣納賢能,收為幕僚,由逐玉代管。

如今門客三千,隻等他揮毫贈一個機會,堂堂圖璧,不信尋不出像皇甫丹那樣的猛將。

白子看似不經意地走著,卻又好像遵循著某種規律。

“如今圖璧崇武之風愈盛,我雖是丞相,卻不及皇甫黨受百姓擁戴,朝中人自然偏向皇甫家,不少人已投皇甫黨羽翼之下,確實需要扶持些新人了。”公孫朔忽被頓然生變的棋象亂了陣腳,他怕黑子陷入亂局,忍痛舍棄了原本的大好局麵,回到自己原本的棋局中,想著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