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還請皇後娘娘,和親睦鄰(1 / 3)

夜與日交替之際,天地昏暝一片,始泄微光,正是寅時。

槐裏萬家闃寂,一城翕然突然被打破。

由遠處傳來戰鼓擂擂,旌旗獵獵,似驚濤洶湧,如轟雷乍破。

戍邊將士尚沉浸在嶽國示弱、兩國邦交結好,暫免邊疆之禍的喜悅之中,不設防之際遭反戈一擊,麵對明火執杖、猛攻無忌的嶽國軍隊,竟然節節敗退。

嶽軍如何在一夕之間破開重門擊柝的槐裏,又為何在表誠後又殺圖璧一個回馬槍,沒有人知道。

每個人忙著躲避戰禍,也根本無暇猜測。

“天下殆哉,岌岌乎!”有人在紛踏叫嚷聲中高呼。

嶽軍如同阪上走丸,大開殺戒,而槐裏,正以驚人速度淪陷。

直至晌午,敵軍已奪半數城鎮,俘虜萬千平民。

以府衙為界,北麵風檣陣馬,黑壓壓全是嶽國披堅執銳的兵馬,南麵是退防三線,死守待命的圖璧士兵。

雲樂舒緊急派人送援信往汴州、金陵各地,公孫朔與州府官員調兵遣將,與敵軍斡旋。

可終究杯水車薪。

嶽暻先是假裝示弱,鬆人惕心,後設計謀刺之事,散播謠言,渙散軍心,最後再乘機而入,打圖璧一個措手不及。

如此插圈弄套,故布疑陣,手段極其下作,卻也真的紮紮實實將人碾在腳下,將所有人玩弄股掌之間,一絲容人反撲的機會都未曾恩賜。

牆外兩軍對峙,牆內一室靜謐,雲樂舒看著沉默不語的眾人,麵色平靜。

她唇邊的笑略有嘲意。

原來......當日嶽暻說要她,不是一時興起,而她那時憤然拒絕與他離開,也果真埋下禍根。

他步步為營,不辭繁瑣,織出一張遮天蔽日的網,等她深陷其中,再不疾不徐地收網。

何其陰險。

不過敵人現於明處,她反而愈發心平氣和。

昨夜,晏子繆已護送君亦止、元郡望、仲乙等人離開,隻要順利回京,江九皋一定有辦法救他。

隻要他活著,一切尚有轉機。

“娘娘......”馮異先環視一圈,終究沉不住氣。

與此同時,門外有人來報,“嶽國使者求見!”

“宣。”雲樂舒緩緩站起身,似是早有預料。

來的是流川。

流川淡淡瞥過堂間數張麵孔,最後恭謹朝雲樂舒行禮,“見過娘娘,在下奉國君之命,前來與娘娘磋商退兵一事。”

流川徑直找她協商,使她更確定自己心中所想,她長眉微挑,“不知嶽君出爾反爾,縱軍俘我子民,掠我城池,所求為何?”

“貴國一敗塗地,焉知非懈弛不防之過?戰陣之間,不厭詐偽,我國王上不過善用軍謀罷了。”流川臉上掛著從容笑意。

堂間眾人見他這副傲慢模樣,無不對他嚼穿齦血,恨不得當場殺之而後快。

雲樂舒單刀直入,譏誚地笑笑,歪頭問他,“不必多說,且說說,你家王上,想要什麼?城池?國權?財寶?還是兵器?亦或是本宮?”

在場官員,無不臉色愕異。

他反而不緊不慢地又朝她躬身一拜,“娘娘......我國國主有言,欲化幹戈,還請皇後娘娘,和親睦鄰——”

“奸佞小兒,竟敢肖想我國皇後......”公孫朔怒目圓睜,寒眉倒豎,不敢相信自己聽見了什麼悖逆之言。

馮異先等人又是一驚。

和親?不求娶一國公主,不求娶王公貴女,求的竟是君上心尖尖上的皇後娘娘......

實在太荒謬了......

就連雲樂舒也有片刻驚愕,她以為嶽暻至少會顧及兩國顏麵,暗中媾和,不料他竟然要用和親的方式過明路。

“你去告訴你們王上,休想!”公孫朔端起桌上茶水,甩手潑了流川一身。

流川目光依舊沉靜,無聲看向雲樂舒,隨後從袖中取出一本冊子與一個精巧的紅色瓷瓶,“娘娘若是覺得槐裏數萬百姓的命不值換這樁婚事,那再添上圖璧君上之命、令兄之命,應是夠了罷?”

由始至終,他未曾在意其他人言辭態度半分。

王上說,隻要她點頭,此事既成。

所以,旁的人說什麼,做什麼,都不重要。

雲樂舒快步向前,從他手中奪過那本青皮冊子。

青色書皮陳舊,未署書名,書角有一處墨跡,側邊四處定線,有兩處線頭嶄新,是後來重新訂的。

當年是她不小心弄散了冊子,那兩處線頭是雲湞重新修好冊子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