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有所不知,這些水泉都是從湯山活泉眼引出來的,於延年養生、緩解病痛有十分裨益,卻不適宜養魚,魚在湯泉中是極難成活的。”侍從道。
良兒俯身掬了把水,驚異嘖嘖道,“娘娘,這水果然是溫熱的,太神奇了!”
她天真無邪,對外麵的一切都深感好奇,這會兒又瞧見假石邊生了一圈開得妖冶的紅花,興奮道,“今兒才是正月,竟有花兒能開得這麼好,不知是什麼花呢。”
“這是四季海棠,很是耐熱,受湯泉催發,一年四季均可盛放。”侍從才要解釋,雲樂舒卻替他答了。
侍從於是讚歎道,“娘娘說的不錯。”
“這花真好看,吾鄉山房雖已有許多種花,卻還沒有四季海棠,娘娘,咱們宮裏也有湯泉,若是移栽一些過去,應該種得活吧?”良兒今日實在開心,儼然話癆一個。
雲樂舒像在她身上看到阿兆的影子,目光柔曼,言語間多了幾分寵慣,“我也不知,你若真想知道,走時允你從這裏挖一棵走,由你親手種到吾鄉山房,如何?”
良兒想起帷房前那株被她養得半死不活的木蘭,悻悻道,“還是算了......”
雲樂舒莞爾。
“湯山離禁宮百裏之距,這泉水究竟是如何引入宮的呀,太神奇了。”良兒忽然又感慨道。
侍從當時親見渠道從湯山開始挖起,有了談資,滔滔不絕說道,“自然是由匠人一點一點挖渠建道,引過去的,在吾鄉山房修葺前,王上就已經下旨動工了,招募了許多人,算上繪圖測量的老師傅們,足足有百餘人,曆經一年才將泉水引到禁宮,趕上了吾鄉山房修葺,王上還......”
還真是興師動眾......嶽暻怎麼就能那般勝券在握,知道她一定會入嶽。
雖在冬日,在潮濕溫暖的環境下待了一會兒,雲樂舒已覺身上有了汗意,沒了賞玩的興致,“不知還有多遠才到煙嵐湖?”
侍從眼明心亮,忙道,“再走一小段便到了,若娘娘累了,煙嵐湖有個藥浴湯泉,旁邊還有撥雪尋春閣,可供娘娘一邊賞湖上煙景一邊休憩。”
雲樂舒頷首,感覺溫熱的水汽在自己鼻尖遊走,她手心腳底逐漸變得很暖。
湯山的療愈效果很好,她卻一如既然地討厭嶽暻不由分說安排給她的東西。
即便是極好的東西,隻要是嶽暻給的,她便下意識唾棄、厭惡、反感。
她唇微抿,神情多了幾分凝肅,垂頭專注地看著腳下的路,開始琢磨起別的事情。
嶽暻帶她出宮,她之所以沒有拒絕,是因為她想尋機會見一見牧孖,試探東夷對於嶽國的態度。
嶽暻對東夷已不是“款待如賓”那麼簡單,而能令嶽暻以禮相待到如此地步,東夷這個國家一定足以讓嶽暻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