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著數百大口徑火炮的攻擊,對於海參崴的守軍來說,那絕對是煎熬,他們不但沒有反製的炮火,隻能夠被動的挨打,這樣憋屈,是不曾有過的,這對於士氣是最大的打擊,海參崴是一個要塞一級的防禦,防禦的麵積和相當的廣泛,本不太可能被火炮一點點的摧毀,對方也不著急,按照目前攻擊手段,他們根本就沒辦法反抗,隻能夠被動挨打。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整整的7天,對方的火炮,仿佛不要錢一樣,畢竟15寸火炮雖然珍貴,卻是中國生產出來的,合理的配方和生產技術之下,成功率並不算低,價格也就比14寸高了一點點而已,跟巨大的傷亡比,這樣的投入,還可以接受。
1200發的壽命,200多門炮每天大概是打300發左右,基本上4天時間就要換一次炮管,可是7天的時間,整個海參崴的外圍,都被徹底的摧毀了,被後續的陸軍部隊接收,40萬左右的軍隊,大半被全殲,剩下的,倉皇的逃入到了海參崴城內。
可是在超過11寸火炮的威脅之下,城牆又能夠提供多少防禦,外圍防線的潰散,讓海參崴失去了最後的支點,本身,在長達幾個月的戰鬥之中,他們的精神都受到了巨大壓力,現在,更加看不到未來的前提下,軍營之中一陣陣的騷動,人心開始起了變化。
是的,沒有人願意死亡,如果有一線希望,或許還不會這麼的絕望,外麵有軍艦封鎖,海路上是不通的,這邊又是上百萬大軍的圍困,還有無數的重炮,這已經不能用絕望來形容了,那是完全沒有任何的出路。
低迷的士氣,讓俄軍的損失在接下來的幾天之中持續的增加,怒火在積蓄之中,最終,在底層傳導到了高層之後,經過了慎重的考慮的,最終剩下的110萬俄軍選擇了投降,沒辦法堅持下去的前提下,投降成了唯一的選擇。
在一個舉著白旗的聯絡官,跟中國的攻城部隊進行聯絡之後,海參崴的戰局已經進入到了尾聲,雙方糾纏了好幾年了,語言已經不成問題了,在一些非分的條件,被一個這接著一個拒絕之後,俄軍也就沒有立場了,在中國軍隊的要求之下,在保證人身安全和個人的部分物品之下,放下武器投降了。
海參崴之戰,在這樣的局麵之下,落幕了,這麼一個龐大的要塞,比較完整的交到了中國的手中,雖然有些破損,卻不大的,最少在中國人的施工效率之下,不算很大,反正海參崴這個城市,修建標準是在一兩百年前,後麵的擴充,對它的影響並不大的,清理了一部分,到是可以按照現在最新的標準,重新構築防禦體係,會成為中國在北太平洋的重要海港城市。
海參崴的落幕代表著西伯利亞之戰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中國對東西伯利亞的移民也將開始進行了,從最開始農莊移民,開墾土地,爭取種植一季的糧食,保證西伯利亞的足夠產出,然後才是大規模的城市移民,這都需要時間。
東部的作戰落幕了,接下來,還會有戰爭,規模卻不大,中部的赤塔,在援軍鼓舞之下,俄軍發起了對赤塔最猛烈的攻擊,可惜赤塔穩固的防線,根本不是幾百萬,隻是基本的武裝,使用的大部分還是輕型武器的俄軍所能夠攻擊下來的,在徒勞的損失之後,俄軍開始退了,好像從跟中國開戰之後,無論大小的戰爭,就沒有取勝的。
赤塔因為防禦的關係,沒有追擊,一直到確認的俄軍後撤之後,才動用了30萬人的軍隊,沿著西伯利亞鐵路進行追擊,大本營攻擊葉卡捷琳堡的的戰局已經開始打響了,他們甚至不用追擊的太近,自然有對付他們兵力,他們隻用跟上就好了的,別的都可以放下,但是貝加爾湖附近,是必須要拿下的,在1915年和1916年的計劃之中,北水南調就會初具規模,借助著俄羅斯,蒙古的部分河流,開挖一些的短的運河,並且在一定範圍之中,增加一些提灌站,這對於中國來說,不算是一個很難完成的任務,一旦能夠把貝加爾湖這個占據了世界表麵徑流六分之一的水源,引出來一些,西北,黃土高原缺水的問題,就可以大大的緩解,從這個意義上麵,環境問題就可以延緩和改善的。
自然形成的氣候條件,不可能因為這個得到徹底的緩解,卻可以通過植樹造林來改善,伴隨著西北廣闊地區的森林覆蓋率的提升,就可以慢慢的緩解,用森林潛移默化的改變中國西北的一些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