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最早獲得“道種”和“神職”的前代修士,鍾離暗現在已經跨過百歲大關。
在凡人的眼中,這絕對能夠算得上“人瑞”。
但是。
在修行者的眼中,無論是昔日的古法還是今法,都隻能算得上是春秋鼎盛。
但鍾離暗的內心卻是充滿了滄桑!
或許,人的心態是否成熟或蒼老,永遠都不單純是隻看年齡,更多而是需要看他們的人生經曆。
而對於鍾離暗而言,他的人生經曆絕對足夠豐富。
甚至這些都不單純隻是鍾離暗本身的人生經曆,而是由他們所經曆的時代所決定的。
毫不誇張的說,鍾離暗這一代人,在短短的人生之中,經曆了數次時代大變革。
天地人,甚至是大道的變化都讓他們應接不暇。
而在這種前所未有劇烈的時代變革中,有人不可避免落伍,成為舊時代的殘黨,最終會不可自拔的沉浸在對舊時代的緬懷中,然後一點點被新時代拋棄。
而有些人卻是能夠始終保持一顆敏銳的眼睛,靈敏的洞察,始終走在時代最前端。
也不知是否是錯覺,近些時日,鍾離暗總能感覺到,天穹那一輪大日,偶爾會釋放出一道道強光,似乎是在焚燒什麼。
這讓主動或被動,當了很多年“火神”的鍾離暗非常敏銳的意識到,事情或許並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和鍾離暗還有類似想法的,還有諸如鄭英璿和賀千羽之類“道主”。
他們都各自能夠感受到,天地之中好像多了一些異動。
並緊張的開始更加認真和虔誠的觀察天地的種種變化!
而就在夏至這一日夤夜,這些夜以繼日觀察天地的修士終於發現,在這日淩晨時分,天地之間好似驟然停止然後就開始加速。
這些修士都驚呆了!
也不知是否是錯覺,天地之間好像垂下了無盡的虛空漣漪,他們想盡一切辦法規避,但最終發現沒有任何作用。
隨即,他們卻是錯愕的發現,思維好像變得異常空明、理智、敏銳。
而那些垂下的虛空漣漪,本質上也更像是實質化的秩序神鏈,對他們本身的悟道和修行有著巨大的好處。
好像本能的就開始對他自己所司掌的大道,有了全新的領悟。
以前很多不能理解的,短時間內就能獲得感悟和進益,很多想不明白的也因此豁然開朗。
渾然不知時光之飛逝!
時間在這一刻開始,好像忽然開始變得不再值錢,諸多道主們每日都沉浸在對大道的領悟之上,不敢耽擱片刻時光。
而人世間那更是日新月異!
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重新恢複正常的涯海界各大城邦勢力開始進入到了新的攻伐階段。
天下一統,重新吹響號角。
同樣不再年輕的張慎初,也親自披甲上陣,開始了以山河府為中心的攻城掠地時代。
就在各大城邦勢力尚且還在以過往的模式重新擴張的時候,張慎初卻率先打出了“招賢令”、“耕者有其田”的口號。
昔日就因俞幼泉創立學院,而將“學而優則仕”和“科舉”基因根植進山河府後,山河府的學子們進一步隨著張慎初擴張的腳步而跟著一步步走上“致君堯舜上”的道路。
世間的一切,都好像因此而走上了快車道,甚至就連天地元氣的恢複都是如此。
幾乎每一日,涯海界都有大量的天地元氣自九天之上垂落而下。
偶爾甚至還有元氣和始氣這等高端元氣的降落,整個人世間都跟著迎來了井噴。
大地之上的修行者越來越多,新生代逐漸開始井噴式爆發。
和自稱是“道主”的那一代修士不同,這一代修士的成長,更多還是建立在對天地元氣的利用和應用之上。
有些修士挖掘各種廢墟,開始追溯古史中消亡的文明和古法。
而有些人則開動腦筋,自行創立各種法門。
說不出孰高孰低,似乎在這個時代,隻要你敢想敢做,一切皆有可能。
這注定是一個黃金盛世,繁榮興盛到了極致。
花開了又謝,雪落了又化,一代新人換舊人。
過往的傳說慢慢徹底成為了傳說,甚至就連很多影響一整個時代的大事記,現在都慢慢開始成為了古老的傳說。
越來越多的生靈,開始質疑其中的真實性。
輪回、聖主、天火、祖龍,慢慢都成為了時代浪潮中的一朵朵浪花。
甚至就連昔日建立起新的大一統王朝大貞的張慎初都已然退位多時,成為了被後人臧否功過的古人。
而涯海界,也在一代又一代修士們的接力之下,逐步拓寬新道修行的上限和寬度。
又是一輪太平盛世時,眾生爭逐揚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