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整套的流程,需要調節好節奏,隨後需要熟悉一直到流暢,新聞是講究時效性的。

另外,針對臨時性新聞,如何進行緊急插播,這些都是要預演的。

同時,也是邀請大學的一些專家與教授,針對各種事件進行專業的分析,這種分析是要有理有據的,而不是根據個人的想法隨便說。

港島的位置很特殊,何雨柱依然讓其采用中立的立場。

隨後則是綜藝,第一個綜藝何雨柱打造的是超級女聲,在全港島範圍之內,召集優秀的女孩,隻要是二十五歲以下,對於唱歌有信心的都可以報名參加。

而節目的海選就僅僅專注於聲音和歌唱水平,聘請的都是專業的音樂老師進行篩選,同時海選並不是麵對麵的。

所有選手與專業評委之間是有遮擋的,全程誰也看不到誰。

這是為了防止第一印象影響到評委的評審!

這部分是要進行錄製的,並且隨後會播出,其中有唱的荒腔走板的,這也是節目的一個特點,所有海選的人都要簽訂合同的。

而最後決出的前三名,都將會得到一份藝人合約,合約的待遇自然是不相同的。

整個比賽並不都是唱歌競技,其中還有教學部分,海選出來的選手會先進行培訓,畢竟很多人僅僅是天賦好。

但是,他們對於歌唱並不專業,同時對於舞台也是十分的陌生,所以需要進行培訓。

所有參賽選手都是素人不允許經紀公司的人參加,必須身上沒有合同才行。

這些招收信息都是公開的,主打的就是一個公平的原則,畢竟都是素人,如此她們的背後都沒有公司,也就不涉及了利益問題。

而接下來就是對內部人員的監管問題,畢竟一些導演之類的都習慣了所謂潛規則什麼的,何雨柱最討厭的就是這個,不過監管也未必有作用,幹脆全部換成女的。

女導演又不是沒有,畢竟是超級女聲,所以工作人員集中了大批的女性工作人員。

這個綜藝是超級係列,今年是超級女聲,而明年則是超級男聲,如此錯開,避免太過頻繁,而引起觀眾的審美疲勞。

到了第三年則是超級演員,這個不分男女了,這是尋找有表演天賦的人才,隨後進入訓練班進行表演訓練,而訓練班不再麵對社會全麵招收。

當然,一款綜藝肯定是不夠的,不過這個超級係列可以提前開始拍攝,而其它綜藝則是不需要那麼趕進度。

第二個綜藝何雨柱選擇了跑男,畢竟這個戶外綜藝很有意思,他上輩子也愛看,而且現在室內綜藝泛濫,戶外則是暫時沒有多少。

第三個綜藝何雨柱弄出一個裝修節目,聘請設計師參加,這個節目後世很火的,可以長期進行拍攝,尤其是港島的小房子太多了,可以拍攝的內容十分的豐富。

一周七天需要起個綜藝節目,每天晚上新聞之後就是電視劇,兩集聯播之後直接上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