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自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後,又把元朝人趕回到了蒙古大草原上,使他們重新過上了放牛牧馬,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隨後,蒙古草原上逐漸形成了西部的瓦剌、中部的韃靼和東部的兀良哈三大部落。
為防範蒙古草原上的各部落恢複元朝,卷土重來,朱元璋在長城一帶設立了遼東鎮、薊州鎮、大同鎮、宣府鎮、太原鎮、和榆林鎮、寧夏鎮、固原鎮,以及甘肅鎮九個軍事重鎮,且在各個鎮布下了重兵把守。
在蒙古大草原上,由於氣候寒冷和頻繁戰爭的殺戮、劫掠,已導致人煙稀少,物資極度匱乏。
偌大的草原上,手工業落後到連日常生活用的鐵鍋等鐵器都不能鑄造。
蒙古士兵手中的兵器,通常都是對外進行殺掠,或是用良馬和毛匹來進行貿易換取。
俗話說:山高皇帝遠。到明成祖朱棣時期,蒙古中部的韃靼部落,開始經常掠擾大明北方邊境的民眾,以補充他們的物資。
麵對韃靼的侵擾,朱棣五次出兵深入蒙古境內,征討韃靼部落。
在大明與韃靼交戰的時期,瓦剌部落各首領則臣服於大明,並向朱棣請封和朝貢。待明軍削弱韃靼勢力後,瓦次部落趁勢舉兵,對韃靼開戰。
在朱祁鎮的父親宣宗時期,瓦剌部落首領脫歡率部征服了韃靼,統一了蒙古。
但脫歡要想成為蒙古大汗,勢必會遭到成吉思漢黃金家族的反對。於是,他把流落到甘肅境內放羊的元朝後裔脫脫不花立為大汗,並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脫歡則自封為丞相。
此後,脫脫不花雖為名正言順的蒙古大汗,但整個蒙古的實權和實力卻在脫歡手裏。脫脫不花隻不過是一個傀儡而已。
在朱祁鎮即位後的笫四年,脫歡病死,傳位給兒子也先,
也先即位後,自稱太師淮王,繼續把蒙版圖向東西擴張。
也先在蒙古西麵,攻破了鄰國哈密,並生擒了哈密國王。接著,也先又向東舉兵,征服了東部的兀良哈部落。
瓦次部落經過也先的東西兼並後,勢力已達到鼎盛時期。
此後,在大明與蒙古的邊境線上,瓦剌人又開始不斷的對大明邊境掠行掠擾,這對大明來說,已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
眼下,朱祁鎮本想采納楊溥北防也先的提議,調邊軍入京操練,可在王振的讒言下,他已改變了主意。這也為他日後在土木堡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自己終被也先擒獲埋下了伏筆。(這是後話)
朱祁鎮有了想親自征服也先的想法,他開始自己拿主意:"楊閣老,你說的北防也先,確實事關我大明安危;但朕覺著王先生說得也對,隻要我長城一帶九邊重鎮二十萬大軍,勤加訓練,完全可抵禦瓦剌的入侵。嗯!這小小的也先嘛,不足懼也!"
楊溥見朱祁鎮已被王振動搖,心中暗暗罵道:這這……這斷子絕孫的奸詐小人,眼看國難當頭,竟還蒙蔽皇上。奶奶的,這要到你日後遭千刀萬剮,才是我解恨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