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古書上記載,比武負重這一關,有的人在剛過了關時,會破了血脈,吐血而死。
"他沒事,扶他到椅子坐會兒,多坐會兒。"
場裏已經沒有幾個人了。
"能走到這一步的是真本事,真功夫啊!"
"不容易,都不容易!"
兩位監考官都從內心發出讚歎。
不知什麼時候,王貴,梁成和右軍都督井塬,以及兵部職方司主事俞鑒,一同出現在這兒的觀武台上。
這井塬不僅是都督,他還有一個牛逼的身份——當朝駙馬爺。
也就是說,英宗皇帝朱祁鎮都是他的大舅子。
這麼牛逼的身份,誰敢與他抗衡?
俞鑒扯著話,"各位將軍,在我們挑選的人員名單中,今天先召集一百二十人參加這次比武……"
井塬打斷了他的話,"哎,慢著慢著,你說今天先調一百二十人參加比武,那後麵還有多少人?"
"回井塬大將軍,按照我部鄺大司馬的要求,這次是在這二十餘萬的班軍中,挑選千戶級別和百戶級別的年輕軍官參加比武。目前,上報到我們職方司的參試軍官,總共有四百八十人。"
"哦,這麼說,今天這一百二十人是第一輪,後麵還有三輪。"井塬回道。
"對對對!"
"一百二十人,到現在才有一個過關,那這四百八十人選下來,能選出幾人?你們兵部就這麼比武選才?這不是扯淡嗎?"井塬有朱祁鎮這個大舅子,他還怕啥?
就是兵部尚書鄺埜對他,也還得十分的恭敬。
"井塬大將軍,你誤解了,你誤解了。參加這次比武的人,雖說沒有幾個能全部過關,但是那些過了第三關和第四關的軍官也很優秀。這次比武的重要性在於,監考官對參加這次比武的每一個軍官,都會做下個人記錄,然後交到我們職方司這裏。我們再把它做成檔案保存,為以後我們考核、提拔、任免這些軍官提供參考。"
"嗯,這麼說,還說得過去。"井塬這才從剛才的迷惑中回過神。
俞簽也總算鬆了口氣。
"那位過了關的胖子,可是我左軍都督府下的千戶軍官呢!河南省的,我認識。"王貴一邊說著,臉上盡顯自豪之色。
梁成就有點難堪了,在他的前軍都督府中,參加比武的二十餘名軍官,在前幾輪比武中,都被淘汰出去了。
"後麵還有三輪,我前軍都督府裏,總有幾位會從這裏過去。"
"唉,那是,那是!哈哈哈……"王貴的話語中,安慰著梁成,也同時愉快地笑了。
井塬聽過王貴的話,有點不樂了,"嗨!周貴給我的報告說,我們右軍都督府的三十人,在今天就全上了,難不成我們都剃光頭了,我還在這裏傻乎乎的不知道。"
俞鑒一看他的神色,心裏急了,這位駙馬爺雖說心眼不壞,但他畢竟是當今皇上的姐夫啊!萬一他心裏不高興,把這事牽連到自己身上,以後他回娘家,在皇上麵前說起自己的不是,那就……唉唉唉!
正在這時,前麵的監考官叫聲響起。
"下一位,葉漢清,請準備!"
這叫聲,立刻把觀武台上眾人的目光引了過去。
頃刻間,四周一片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