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1 / 2)

大觀元年,正月十五。

這一天,是汴京城的老百姓一年中的大日子,一年一度的上元五夜燈會正式拉開序幕,國家法定放假三天,君臣無嫌、官民同樂,全城老少空群而出,四城十二座城門大開,內外各處除了禁宮以外張燈結彩任意遊玩,王安石曾有詩讚曰“車馬紛紛白晝同,萬家燈火暖春風”,正是誇稱這上元燈會的盛況。

是日辰時,官家車駕自上清宮出,趙佶登上正對禦街的宣德樓,文武百官由新複相位、氣焰熾天的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蔡京當先引導,以下新晉三參政中書侍郎何執中、尚書左丞鄧洵武、尚書右丞梁世傑、知樞密院事張康國、殿前太尉高俅等文武眾臣以次進賀,山呼舞蹈,讚頌今上文成武德,古今無比,聖朝繁華,遠邁前代。趙佶聽的洋洋得意,麵上紅光亂閃,有飄然欲仙之慨,即下詔賜登樓朝見官員簪花,賜錦袍金帶,群臣舞蹈拜謝,一片融融洽洽、君臣和樂之意。

高強此時還是小小的正七品宣德郎,按說袞袞諸公在前,哪裏有他的位子在?隻是趙佶目下對他方自信用,特旨令他也上宣德樓晉見,是以高強以一綠衣小官公然廁身於一眾金紫高官之間,也算是一道靚麗風景了。

朝賀已畢,各自依序散去,宣德樓上自然是皇帝坐了,旁邊宗室嬪妃等花紅柳綠喧然一堂,但坐觀燈和各地進獻的技藝。兩旁早有開封府搭起彩棚,一溜寫上“相公”“參政”“樞相”“太尉”等等字樣,百官跟著對號入座。各人家眷也早早就座,這是大宅女眷難得的展示機會,眾已嫁命婦和未嫁雲英輕勻粉麵淡掃霞妝,個個打扮的花枝招展五顏六色,引得各家的子弟東張西望,脖子伸的老長,各家的幫閑清客這時便派上用場,一旦本家的子弟看上哪位小姐,登即將平日搜集的資料盡數報上以供挑選,在幫助主子厘定聯姻對象的同時也避免主子一時錯眼盯上了別家的命婦,那可就棘手之極了。

高強這時是新婚燕爾,春風得意,與嬌妻蔡穎一同坐在太尉彩棚中,稍稍落後高俅一點。高家人丁雖旺,可堪造就的人才卻不多,高俅的兄弟大多是出身市井的小混混,整天隻知來府上索些銀錢出去花用,也沒什麼雄才大誌之人,是以這彩棚中冷冷清清的,也隻有父子二人外加各自的命婦端坐看景,不過身後侍立的各自心腹可著實不少,如黨氏兄弟之流固然是少不了奔走趨奉,陸謙、石秀等新晉軍官也換了一身新衣在棚前棚後來回走動。

紛擾一場各自就座,開封府傳下號令去,全城一起將各色花燈掌起,登時把個百萬人口的汴京城照的亮如白晝,宣德樓前的彩山掛燈,金碧相射、錦繡交輝,君臣上下一片驚呼,多有離座而起者。

但見禦河上排布數千盞蓮花燈,遠望如天上銀河倒映水中,天街之上懸掛起彩索,將各色花燈吊在索上,牡丹、蓮花、曼陀羅等形狀具備,更有長竿挑起十餘丈高,用彩繒結束起百戲人物來,風動吹起宛如飛仙,餘外各種燈球、燈槊、絹燈籠、日月燈、詩牌燈、鏡燈、字燈、馬騎燈、鳳燈、水燈、琉璃燈、影燈等大小高低星羅棋布,一個偌大都城如同仙宮玉闕般明晃耀目。

京城百姓指點觀看,小兒奔走跳躍,歡騰的了不得,可把各家大人嚇的不輕,緊著在後麵看著,惟恐在這來去人潮中一個錯眼丟了可不是耍的。開封府事先也有所準備,各處街角都支起大棚來,專一演小兒喜見的影戲說書,散些小食果子,各處小兒若有走失都到此坐著靜等家人來尋。

年輕的姑娘和少年自然不能錯過這大好時機,京都少年各個抖擻精神,手中提燈耳旁簪花,年輕的姑娘則佩帶燈球,大小如拳,多者至十餘枚,周身上下都掛滿了,燈光花貌相輝映,襯的容顏愈發嬌豔可人,燈市中來去遊玩,撒下嬉笑聲無數,似有與花燈爭妍之意。

須臾,天街上百戲雜陳,奇術紛演,歌舞樂聲傳出數十裏地,走鋼絲、吞刀劍、玩傀儡,演雜劇,林林總總,不一而足,還有耍猴的、馴羊的、使喚蜂蝶、追呼螻蟻,至於測字賣卦、射燈猜謎等更是奇巧百端,各處驚呼歡叫此起彼伏。

少停,各彩棚裏家伎獻藝,一時絲竹排滿管弦密布,各官紳大家比賽一般將自己平日教養的歌伎舞女都拿出來炫耀,排練多時的新鮮節目紛紛亮相,新詞新曲新人你方唱罷我登場,街上的老百姓樂得做免費觀眾,在一旁大飽眼福鼓掌叫好。這一節上太尉府可就略輸了一籌,皆因高強覺得小師師太小,將她藏起來不許登台,隻能在後麵觀看,其實一部分也是怕被別的什麼親王高官給看中強索,那時給還是不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