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震驚中外。
事變發生當夜,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中將參謀長榮臻根據張學良之命,命令東北軍"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房裏,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
由於執行不抵抗命令,北大營8000名守軍被隻有300左右的日軍擊潰。
其餘部隊除小部分自發抵抗外,其餘均不戰而退。
1931年9月19日上午8時,日軍幾乎未受到抵抗便將沈陽全城占領,東北軍撤向錦州。
至9月19日10時,日軍先後攻占沈陽、四平、營口、鳳凰城、安東等南滿鐵路、安奉鐵路沿線18座城鎮。
長春地區的東北軍自發反擊,戰至次日,長春陷落。
1931年9月21日,日軍第2師主力占領吉林。
也是在這一天,日本關東軍已經全麵發動侵略東北的消息,傳到了哈爾濱的武術會。
消息一至,所有人都無比震驚,整個哈爾濱陷入了沸騰。
當沈驥知道此事時,更是心底一片冰涼,呆呆的望著虛空,刹那間無數過往湧上腦海。
數月前,從哈爾濱傳出去的情報果然沒錯,日本人真的動手了。
隻是可惜了雷傲天,和那麼多犧牲的人,這樣重要的一份情報,非但沒能得到重視,反而由於不抵抗的命令,讓日本關東軍幾乎是兵不血刃,便占領了數座城市。
可歎,可悲,可恨,可恥!
沈驥立刻和黃炳章等人進行了商談,此次日本人的行徑,直接激怒了黃老鏢頭,他建議哈爾濱各大武館應該立即聯合起來,組成抗日救國隊,同時與各地的東北軍聯絡,準備保衛哈爾濱。
因為,日本關東軍已經占領了沈陽和長春等城市,下一個目標,一定就是哈爾濱。
但也有人認為,日本關東軍此次軍事行動可能隻是針對沈陽長春等局部地區,至於哈爾濱,這裏有俄國人的勢力,日本人應該不敢輕舉妄動。
當然,這時候的俄國,其實早已經應該叫做蘇聯了。
沈驥聽眾人發表了意見之後,他緩緩站起身來,語氣沉重的說道。
“各位,我讚同黃老鏢頭的建議,此時此刻,無論日本人有沒有打哈爾濱的主意,我們都必須做好準備。須知,日本人向來是狼子野心,他們既然敢在沈陽發動事變,又占了長春,絕不會放過哈爾濱,這麼好的一個占領全東北的機會,這麼好的一個趕走老毛子的機會,日本人是一定會抓住的。別忘了,日俄戰爭的時候,俄國也很強大,可最後還是日本人贏了。”
單林也認同他的觀點,覺得當前的局勢十分嚴峻,身為武林中人,大家都有守土護國的本分,所以,應該立刻聯合各家門派,與哈爾濱周邊的東北軍聯絡,盡快商討出一個保衛哈爾濱的方案。
但這世上的事,有人讚同就有人反對,沈驥等人提出的建議,很快就有人表示不可行。
他們認為,東北軍現在執行的是不抵抗命令,原因就是不想將事態擴大,盡量不刺激日本人,這樣的話還可能通過和平途徑商談解決問題,可要是武術會這邊動了手,那就會給日本人借口進攻哈爾濱,萬一日本人壓根就沒打哈爾濱的主意,那豈不是惹了大禍?
再者,沒有軍隊的支持,光憑武術會的這些人,想要對抗日本關東軍,那是癡人說夢,送死而已。
對於這種論調,儼然是和精武會那邊的說法一致,黃炳章登時大怒,訓斥發表意見的那個人。
“放屁!九一八事變壓根就沒人刺激他們,根本就是日本人給自己找一個發動侵略的借口,事情都到了這個時候了,居然還有人在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難道你們忘了,當年大清是怎麼亡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