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磕頭之前,我取出《紫皇九訣》捧在手裏,“你記住,你拜的不是我,而是你們李家的傳承。曾傑隻是受你爺爺之托,代他老人家傳道,他日你學成之後,我們還是朋友,不是師徒,明白嗎?”
李紫心點點頭,跪下給我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然後將一杯熱水雙手捧著遞給我,“謝謝師父!”
好吧,反正也是臨時的,我硬著頭皮接過水,喝了一口,“叫我老師,不要叫我師父,不習慣。”
“嗯,老師!”
“起來吧,回去打坐休息一下,子時你來我房間,我教你《紫皇九訣》。”
到現在為止,裏麵寫的什麼我都沒看過,不過我相信自己,應該沒必要去備課。當初老七爺讓我博覽天下術數,用來驗證自己的易理,其中就包括紫微鬥數。
紫微鬥數相傳是陳摶老祖所創,在古代號稱是“帝王學”,宋代一直由皇室和欽天監秘密研習,嚴禁外傳民間。因而這種術數早先在民間的傳人不多,後來雖然開了這個禁,但由於其資料極少,因而發展成了諸多流派。在中國的術數界,紫微鬥數號稱五大神數之首,此道中的高中往往都是預測奇準的大師。
這種術數雖然博大精深,但還是上麵的那個問題,其古代資料極其稀少,而完備的古法紫薇如今隻有在日本保存。中華大地上的紫微鬥數已經多數流於江湖,看不到其最完整的麵目了。
但在我心裏一直有一種信念,那就是任何術數的根本都不是技術上的豐富,而是根本易理的傳承。我總是隱隱覺得,紫薇的精華還在中國,或許就藏在某一個小角落裏,它也許不是一套複雜的穿宮飛星之術,而是大道至簡的紫薇之本。越是技術複雜的術數越適合民間,越適合民間,而往往這些術數真正的精華,卻是一般人都難以理解的隻言片語。
惟名山能留仙住,是真傳隻說家傳,我突然意識到,或許此刻手中捧著的,就是那個小角落裏的秘密。
子時未到,李紫心恭敬的來到我門外,我感覺到了她的氣息,但她並沒敲門,一聲未吭,恭恭敬敬的站在門外。
我看看思思,“我給她講的時候,你去她房間練功,這些東西你不該聽,也不需要聽。”
思思點點頭,“好的!”
幾分鍾後,子時到了,幾乎同時,外麵傳來一陣敲門聲,“老師,我是紫心。”
思思給她打開門,李紫心手掌伸開,是鑰匙。思思沒說什麼,拿過鑰匙出了門。
茶幾上擺著一個小香爐,裏麵早已點燃了上好的檀香。李紫心進來後畢恭畢敬的給我行了一個弟子之禮。我點點頭,站起來領著她,對著茶幾上的李家秘術珍本行了一個道禮。
載道之文為經,傳道之人為師,不管李家是什麼規矩,反正我曾家是這個規矩。既然讓我代而傳道,就得按我的規矩來。李紫心對這些並不陌生,隻是她不懂得道禮,一個手訣都握不好。
“你爺爺沒教過你這些麼?”
她搖搖頭,“從來沒教過。”
“那你記住,紫微鬥數的祖師爺陳摶老祖就是道士,你老師曾傑也是道家傳承,從今天起,你終生都是道門弟子。”
“嗯,我記住了老師。”
解開紅布包,裏麵是一本發黃的書卷,上麵寫著“紫皇九訣”四個字。小心翼翼的捧起來,打開書頁,扉頁上記載著一段文字,大意說的是這書的來曆。
李氏家族在明朝的時候是望族,五世為官,其中兩次娶了朝廷的郡主。李家始祖叫李碩彥,曾參加靖難之役,是明成祖的貼身護衛,數有戰功,並兩次救下明成祖。明朝遷都北京之後,他因為傷病而欲辭官歸隱。明成祖念及舊情,準許他辭去軍職,但不許歸隱,將他調入欽天監任副監。
欽天監副監是個閑職,但生性灑脫的李碩彥卻如魚得水,與來自大明各地的術數高手們談玄論道。其中有一個來自江南的紫微鬥數高手叫趙忝,二人感情很深,是莫逆之交。一次,趙忝犯了罪將要被斬首,李碩彥進宮麵見明成祖,苦苦求情,磕頭磕的血流滿麵。明成祖無奈,最後下令免了趙忝死罪,改為充軍。
李碩彥謝過皇帝之後,又花了很多錢打點各級官員,為趙忝謀了一個相對好點的去處。臨走之時,他又親自去給趙忝送行。趙忝深受感動,決心報答李碩彥。
趙忝走後不久,他的弟弟趙倫找到李碩彥,提出要把家傳的紫薇秘法傾囊相贈,以報答李大人的救命之恩。於是,李碩彥讓自己的兒子李坦拜趙倫為師,跟隨他一學就是二十年。
趙忝兄弟是北宋皇族後裔,家裏世代珍藏著紫薇秘本《紫皇九訣》。趙氏兄弟沒有兒子,於是趙倫就將此書傳給了李坦。從此以後《紫皇九訣》就在李家秘密傳承,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