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聊聊九星會。
九星會的創始人叫李永真,清末道士,江蘇淮安人。他出身官宦世家,十九歲的時候皈依道門,拜在全真龍門派第十七代傳人塗教明道長門下。隨師八年之後,他離開江蘇,獨自一人去終南山樓觀台訪道。
五年後,學業圓滿的李永真離開了樓觀台,與一個道友一起進入終南山尋訪隱士。兩人結伴同行,在終南山中尋訪了三月有餘,清修之士也遇上了幾個,但多是有名無實之輩。道友失望之下,辭別李永真自己先走了。李永真考慮再三,覺得茫茫終南山之中必然會有世外高人,他決定再堅持半年。
然天有不測風雲,遭遇了一場秋雨之後,李永真生了一場怪病,不發冷,也不發熱,神識不清,渾身骨頭有如蟲噬。他深通醫道,卻看不出這病的由頭。堅持了幾天之後,在穿過一條山溪的時候他一頭栽倒了。
當他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躺在一個山洞裏,身邊是一位頭發幾乎掉光了的老人。老人告訴他,他這不是普通的病,是修煉到了關鍵期時沒有把握住火候,造成了武火衝經。
李永真當即掙紮著爬起來,跪在地上給老人磕了九個頭,跟著老人一學就是十年。十年後的一天,老人將他喊到身邊,取出一個木箱,在裏麵拿出九塊令牌交給他。老人對他說,“永真,你雖然一心向道,但你的機緣不在這裏。這是九星令牌,上麵融著一個陣法叫九星通天陣。集中九個陰陽高手,同時激活這九塊令牌,你就可以見到天界……”
老人叮囑完這些,又從衣服裏掏出另一塊比較大的令牌,“這是中天令牌,拿著它可以號令九星。這十塊令牌統稱十符令,是我教中秘傳三千餘年的寶物,你要保管好。據教中秘典記載,十符令每九百九十九年出世一次,算來五年之後就是它們第三次出世之期了。為師即將奉聖登真,你帶上十符令即刻離開這裏,終生不得再入秦地一步,切記切記!”
李永真目瞪口呆,終究未敢多問,給老人磕了九個響頭之後,帶上十符令連夜離開了老人修行的山洞。
五年後,九星會在北京成立了,創會星主一共九位,六個中國人,三個日本人。九位星主共推九星共主掌管中天令牌,而作為最主要的創建者,李永真當仁不讓的成為了第一任九星共主。
九星會成立至今已經一百多年,之前一共出現了八位共主。兩年前的龍門大會上,不到三十歲的曾傑,成為了這個神秘組織的第九位共主……
我呆呆的看著電腦上的文字,默默的按著回刪鍵,這些事情是不允許外傳的,寫下來也就是自己看看,看完就得刪了。刪完之後我一陣無奈的苦笑,沒想到當年的小七爺,如今竟然無聊到要在書房裏寫回憶錄來打發時間了。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兩年前,懷孕的淩曉雅去了湖北,她走之後不久果果就回來了。隋明雖然成了廢人,但終究是保住了命。於是隋家不再反對我和果果的婚事,年底雙方家長見了個麵,我們就訂婚了。
雖然訂婚了,但我們都不想那麼早結婚。她之前為我投資的一些生意,包括一個酒吧,一個餐廳和一個投資公司如今生意都上了正軌。那些生意,加上法國公司那邊的分紅和老家那邊夏紅打理的咖啡廳,一年下來能賺兩三千萬。用她的話說,就是我以後再也不給別人看風水,這份家業也足夠我們錦衣玉食一輩子了。
去年九月份,兩個年輕的小道姑來到北京,給我們送來一對兒女。她們都是淩曉雅的師妹,說她一切都好,但需要靜養一兩年才能回來,因此把孩子先送回來了。
她連孩子的名字都起好了,兒子叫曾麒,女兒叫曾琳。
果如淩曉雅所說,果果對兩個孩子十分疼愛,比親生的還要寵。孩子回來之後,我提議先送回老家交給我爸媽帶,她堅決不同意,說孩子太小,交給老人帶她不放心。她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她把徐揚請來幫她打理生意,自己則把大部分時間都放在了兩個小家夥身上。我那未來的嶽母祁娜阿姨也被果果拉到了我們家,她是醫生出身,懂得非常多。母女兩個每天就伺候兩個孩子,愣是連保姆都不請。
隨著兩個孩子回來的還有一張照片,是他們滿月的時候淩曉雅抱著他們照的合影。每次看見兩個小家夥,我都不由自主的想起淩曉雅,一個人把自己關到書房裏,默默的看著那張照片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