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五行之火(1 / 2)

因為是上元夜,水館之中同樣懸掛了很多樣式各異的花燈供眾賓客欣賞,當然少不了猜燈謎。這裏的燈謎相對來說是比較難的,一開始作燈謎的人就把猜燈謎的對象對準了過來參加宴會的諸位才子。

酒過三巡,宴會的氣氛開始變得熱絡起來,不斷的有人作出一首首有關上元佳節的詩詞,場中陪侍的歌姬們也隨即就彈唱了出來。場麵在吹拉彈唱之中愈發有了聚會的熱烈氛圍,才子佳人相得益彰,倒也算得上長安城中能夠大書特書的一個晚宴了。

水館之中宴會的整個場麵還是比較平和,當然也有吃醉了酒坐在那裏說三道四的,周圍的人隻當作是醉話,沒人在意。也有人對著在旁邊陪酒歌舞的那些藝人指指點點,言語頗多調戲之辭,但沒有人敢動手動腳,不像平時在平康裏那種聚會的場麵。這些歌舞姬因為很多是玉真公主府上的人,另外從外麵請來的人也都是在她們那種圈子中間有頭有臉,名氣比較大的人,對於這種場合應對自如,所以過來參宴的人行動倒是很是規矩。

有些人在作詩,而有些人在猜燈謎。

猜燈謎倒是被這些所謂的才子們玩出了不少的花樣出來,雖然都是猜燈謎,但是最終還是要有個對賭出來。

坐在水館靠近人工湖畔的一處燈火通明之處,十數人聚在一起正在打賭,邊上是被仆人們從別處拿過來的十個花燈。

“於兄,不如我們就以這十個燈謎決個勝負,輸的人要自罰三杯。”

說話的人是一位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叫做唐方遠,是去年長安城中新崛起的才子。據說是去年來長安參加科舉,誰知道誤了日期,趕到長安的時候考試的日子已經過了。沒有辦法,隻好滯留在了長安。雖說一般人碰到這種情況難免心中沮喪,但是這唐方遠卻看得開,說“天生我才,不過是時運不濟錯過了時間,來年唐某是必中的”,倒是沒有把誤了考試的事情放在心上。

去年一年在長安不斷參加各種詩會酒宴,幾乎每次參加宴會又會有不錯的詩詞出來,唐方遠的名氣倒是迅速的傳播開來。這次也是被邀請參加公主府的晚宴。雖然這一年在長安名氣漸生,但是向大唐高官達貴、名人學士行卷的時候卻屢屢碰壁。

所謂“行卷”就是準備參加科舉考試的士子將自己平日裏的詩詞編輯成卷,去跟握有實權的達官貴人進行自我推銷,以期讓這些人宣揚自己或者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進而在科舉考試中增大自己中舉的幾率。

唐方遠在接到公主府的請帖的時候確實驚喜萬分,以為自己竟然有貴人賞識,以後借此機會能某個好的前程。誰知道過來一看發現除了自己還有長安城中很多的青年才俊,自己跟這些人被邀請來也不過是一個平常的聚會罷了。

雖然心中有著些許失望,但是唐方遠依然在宴會之上四方應酬,頗為活躍。唐方遠一開始也作了首詩,是寫上元花燈的,倒也得到了眾人的讚賞。隨後又猜了兩個燈謎,唐方遠看著四處懸掛的燈謎搖了搖頭,在他的眼中這些燈謎都沒有什麼新意。

唐方遠正感歎時,邊上的人群中間喝彩轟然,看過去時,原來是有人解開了難倒不少才子的燈謎。

猜出燈謎的是於是之,近二十六七歲模樣。於是之也是長安城中久負盛名的才子,與天寶元年中舉,位列三甲,然而官運並不暢通,現在不過是在長安縣做一個小小的幕僚,倒是頗不如意了。這兩年在長安城中名氣也開始漸漸衰落下去。

於是之被邀請了來,倒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今晚也沒有出手作詩。在看到數人被一個燈謎難住了,才試著出手,沒想到最終竟然巧得謎底,周圍人都拱手稱讚了。

唐方遠走過去,拿過謎麵看了看,確實要比自己看的那些難上不少。唐方遠想了想,才發現這謎底竟然是隱藏在謎麵之中,一般人很難會想到的。

唐方遠做過來的時候,周圍眾人上前打招呼,看到唐方遠在看剛才於是之猜出來的燈謎,問道:

“唐兄,這個燈謎你認為如何?”

唐方遠拿著謎麵,用另外一隻手彈了彈箋紙,笑著說道:

“很好,倒是唐某今晚看到的最難的燈謎了。”

“若是唐兄來解,怕也難不倒唐兄了。”

唐方遠笑了笑,沒有說話,神情之中流露出自然難不倒自己的意思。

邊上有人說道:

“些許燈謎,雖然對我等來說是難了些,不過那裏能難得倒唐兄。”

“這可不一定,現在是於兄猜出來的。若是於兄沒有出手,誰知道今晚會不會有人猜中。”

“你猜不中不代表別人就猜不中。”

“你不也沒有猜中,現在謎底出來了,當然所有人都覺得這燈謎沒什麼。剛才怎麼沒有人猜到。”

倒是為了一個燈謎爭執起來。

有好事之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