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突擊,吹衝鋒號。”袁宗第不會錯過這個有利機會,他立刻命令全軍冒險發動反擊殺向了聯軍騎兵。聯軍官兵已經喪膽,尤其是在科涅茨波爾斯基元帥被轉輪機槍擊斃之後,前隊騎兵幾乎失去了控製,精銳的翼騎兵也在機槍和炸彈的輪番洗禮下損失殆盡,如今再被華軍反衝鋒一打,全軍立刻引發了大潰退。
聯軍士兵本來就有語言不通的問題,如今造成了巨大的混亂,士兵根本找不到自己的上級,結果數十萬大軍變成了毫無建製的亂兵,被華軍一趕就徹底失去了反抗能力。除了那些被俘虜的之外,大多數聯軍士兵都四散而逃,就連多爾哥盧基大公也僅以身免。
聯軍的崩潰預示著東歐平原上最後一支正規軍的消失,在兩位國王宣布投降之後,波蘭和俄羅斯正式滅亡。兩國貴族遭到了流放,國民則大部分被驅趕到波蘭境內,未來將作為滿清的包衣奴才使用。然而就在東歐進攻順利,一切盡在掌握的時候,南麵邊境處發生了一些變故。
華軍一路高歌猛進,吞噬了東歐大片土地,尤其是基輔周圍麵積龐大的黑土地,本來就號稱歐洲糧倉,如今卻成了華夏人的狩獵場,這讓奧斯曼帝國蘇丹穆拉德四世非常眼紅。
作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奧斯曼土耳其也算是雄霸一方了,不過因為它那三百多萬平方公裏的國土上大部分都處於沙漠地區,人口隻有一千萬出頭而已。在其全勝的十六世紀,奧斯曼軍隊雄霸歐洲,依靠掌握了陸上絲綢之路的財源,供養著近百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大軍,成為歐亞大陸上的一支勁旅。
然而隨著奧斯曼帝國竭澤而漁式的不斷提高商稅,讓絲綢之路的成本越來越高,最終逼迫著歐洲人展開大航海時代,去尋找通往東方的海上通道。海上航線的聯通,讓運輸成本驟然下降,也讓興盛了一千多年的陸上絲綢之路逐漸沉寂。失去了這個巨大的財源,奧斯曼帝國實際上已經開始沒落了,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今帝國仍舊保持著八十萬精銳軍隊。
在得知俄羅斯徹底投降之後,眼紅高加索地區的奧斯曼帝國竟然不宣而戰,出兵占據了阿斯特拉罕以南的大片土地,並傲慢的宣稱對此地擁有主權。盡管華軍高層早就將目標看向了奧斯曼帝國,卻始終騰不出手來也苦無借口與對方開戰。穆拉德四世的魯莽,給了大明帝國絕好的借口,華軍立刻以奧斯曼帝國入侵大明帝國為名向其宣戰,並從預備隊中抽調三個守備軍,先期發動了反擊。
奧斯曼軍隊越過高加索山作戰,補給因為山脈的阻隔而非常困難,士兵雖然仍舊驍勇善戰,但各級軍官卻早就是貴族的天下了。他們進入軍隊都是為了鍍金,既不了解現代戰爭手段,也不會鼓動戰士們的士氣,除了會高喊幾句:“安拉與我們同在。”之外,最擅長的就是燒殺搶掠了。這樣的軍官指揮下,再好的軍隊又如何能發揮出戰鬥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