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歐洲島鏈(2 / 2)

朱聿鍵的示好,讓峨眉派的聲勢如日中天,也讓各門派看到了華夏武術興旺發達的可能。李倫出身的太極宮、李仲出身的三聖門、李信和陳王廷出身的千載寺等門派,紛紛聯係這些軍政高層,讓他們擔任名譽長老以提高門派地位。

鑒於這種情況,朱聿鍵於4338年二月,在洛陽召開了全國武林大會,將比較著名的國內三十多個大門派掌門集合起來,成立了華夏武術協會。這個協會旨在發揚光大華夏武術文化,提升國民身體素質,協調各門派之間的關係和利益。

在朱聿鍵的建議下,各門派除了保留一些門派秘籍隻傳給門內親傳弟子之外,將在全國各地開設武館,教授華夏百姓那些比較容易上手的各種武術技藝,在提升身體素質的同時,增強國民的尚武精神。

除了發揚光大華夏武術之外,華醫、戲劇、曲藝,甚至是各種民俗都開始在政府的支持下發揚光大,以提升華夏民族的文明軟實力,提升國家精神文明層次,不斷壯大國家在各個方麵的能力。

在大明帝國一片歌舞升平的時候,戰爭卻並未遠離。黃帝紀元4340年秋,英倫三島出現了克倫威爾領導的國會軍,與查理一世的國王軍爆發了內戰,這是英國產品無法輸出,國內百姓越來越貧困之後的總爆發。本來這將是英國資本主義光榮革命的開始,然而這次有華軍的參與卻有著不同的結局。

大明帝國先是秘密資助克倫威爾,半年內就消滅了國王軍,查理一世被克倫威爾抓捕,其子在逃亡法國途中被神秘海盜殺死。隨後克倫威爾審判查理一世,將其送上了斷頭台。信心膨脹的克倫威爾自以為天下無敵,再次出兵愛爾蘭,發動了侵略戰爭。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大明帝國宣布克倫威爾為叛逆,並宣稱其犯了弑君、侵略等十項大罪,隨後華軍以討逆名義登陸英倫三島,很快消滅了國會軍,將整個英國控製在自己手裏。

在與湯若望商量妥當,將所有英倫百姓送到他那裏接手之後,英倫三島很快成為了華夏移民的新樂園。大明帝國隨即以皇室後繼無人為名舉行全民公決,結果華夏移民的選擇自然是英倫三島並入大明帝國領土。

自此北起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到北非休達港,中間以英倫三島為主,再加上亞速爾群島甚至是冰島等地的歐洲島鏈形成。以孫可望掌控的,包括東歐、北歐和島鏈組成的東北歐軍區,配合張鼐掌控的西亞北非軍區,徹底封死了歐洲所有對外發展通道,大明帝國借此徹底消除了歐洲人大航海的可能。

就在這一年的十二月,法國著名宰相,紅衣大主教黎塞留去世,臨終前他給國王留下一句話:“無論如何不能與大明帝國交惡。”五天後路易十三也去世了,安妮王後的兒子小路易登位成了新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