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脫身妙策(1 / 2)

“內奸”張金合殞命的消息也傳到了第二監區,晏軻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所謂“不打不成交”,晏軻這一路走來,與張金合沒少嗑碰,甚至幾次險些喪命其手,卻總是如有神助般地化險為夷,除了歸結於自身的“運氣”,張金合內心的柔軟也有很大原因——他算不上是好人,但絕不是一個徹底喪失良知的大奸大惡之人。

自從他在集中營遇到張金合,愈發感覺張金合的變化之大。憑著他對張金合的了解,認為張金合絕無再投靠鬼子的可能,而以其圓滑和精明,即使不投降鬼子,在特俘營裏“賴活”著也絲毫沒有問題。

當然,如果張金合果真偶然遇到了害死小金子的凶手,亦有失去理智之可能。然而, 他就是因為行刺鬼子被送進集中營的,那個三木次郎如果想置他於死地,不必“特意”上山來親手結果他,而如果這當真隻是“偶然”,未免過於巧合。

晏軻的心情十分沉重,他覺得張金合的死,最可能的凶手應該是野澤雄二,而不是三木次郎。因此,麵對幾個“消息靈通”人士有鼻子有眼的描述,他堅決地說道:“張金合不是這樣的人,這是鬼子的陰謀!”

一名戰俘聽聞,略有些疑惑:“這張金合當過交城警察局長,本就是漢奸,為什麼不會再當?再說了,如果說是陰謀,鬼子耍這個陰謀有意思嗎?”

此時的晏軻,顯得異常冷靜:“確實,鬼子想殺死我們中的任何一個,好比捏死一隻螞蟻,沒有必要繞什麼彎子,但是,野澤雄二這個人我多少有些了解,他狡辯陰險、極為自負,並不滿足於輕易地殺死我們,而是想一個個玩死大家!我斷定這是他導演的一出戲,憲兵隊則是請來的演員!張金合則是一個道具。”

“大哥”聽了微微點頭,但還是拋出了一些疑慮:“那個三木次郎到此處視察,並殺死張金合也在情理之中。燕子兄弟可有其它證據?”

晏軻聽聞心中一沉,他有心為張金合再辯解幾句,但一時語塞,竟然不知說什麼好。他思索片刻,拱手朝戰俘們說道:“諸位兄弟,我與張探長交往多年,曾經也是死對頭,都想要了對方的命,臨了卻都改變了主意,他有些圓滑,卻絕不是奸惡之人。”

“他確實當過一段時間漢奸,這一點,我不想為他洗白。但是,他為了給夫人報仇,能獨闖虎穴去刺殺鬼子,說明不是孬種、是個漢子!說實話,以他的智慧,我們在山下的一些小動作,根本瞞不了他,而他作為當時的隊長,從沒有告過密!”晏軻的眼框有些濕——他還不能向這些戰俘公開自己是軍統特工的身份,而他的身份,張金合早就知道,要想立功領賞,十分容易。

眾人聽了,均沉默不語——張金合與他們沒有任何交情,顯然,晏軻的這番陳述並沒有打動他們。“大哥”朝著眾人說道:“好了,不管怎麼樣,張金合是咱們中國人,他的死,也是鬼子欠我們一筆血債,咱們萬不能興高采烈,倒像是鬼子替天行道一般。”

晏軻感激地看了“大哥”一眼,他猛然又想起了楊嘯,想起在山下集中營裏,張金合數次洞悉自己與楊嘯的脫逃計劃,明為阻止,實為暗助,盡管有一些個人的“小九九”,卻從來沒壞過他們的事。他更加堅信張金合不可能再當漢奸,他發誓,要揪出那個真正的內奸,洗刷張金合的冤屈!

同樣為張金合報屈的還有廖百夏,盡管他當麵輕描淡寫地認可了張金合是內奸,但他心裏清楚,這是為了迷惑那個真正的內奸——“鴨掌”!

放風的時候,區良駒來到廖百夏身邊,開門見山地低聲問道:“廖先生看出來鬼子是在演戲了吧?是否想將計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