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大了幾年?原本曆史上記載, 從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近四年半,而在這個時空, 時間詭異的拉長了, 知道1918年年底,那動靜還沒完。
為啥會這樣?因為有我們大種花家呀,自打邱澄明同學點開了高產農作物科技點,這千百年的農業大國, 瞬間就發揮出了難以想象的激情。到了外頭大打特打的時候,這一片國土上, 凡事能種地的地方已經基本布滿了各種高產的東西。玉米,紅薯, 小麥,水稻。。。
而有了這麼些好貨色,政權又因為早年的鬥嘴爆黑料, 嘴炮幹的比真刀實槍熱乎的局勢, 讓政權一直掌控在相對幹淨的武人手裏。而這些武人, 對戰爭的敏銳度和文人那是不能比的, 看到這樣的情況, 你說他們會怎麼幹?
占便宜這種事兒,沒人教也會使啊。所以嘍, 正在打仗的國家一個個的, 飲食習慣被重新矯正了一遍。玉米糊糊替代了土豆泥;紅薯粉條, 米粉條充當了意大利麵, 小麥直接出口,雜糧餅子頂替麵包妥妥就那麼發生了。為打的種地都來不及的歐洲國家補充了多少後勤儲備?就是西北那因為羊毛,羊奶而開始泛濫的羊肉,也難得的賣出了好價錢。全國上下那掙錢掙的,西方國家近百年好不容易靠著鴉片整回去的那點金子銀子,不知不覺的,又開始往種花家流了。不止如此,連著好幾個租借什麼的,也在糧食的誘惑下,被提前收回了,比如青島什麼的,這讓政府的威信瞬間上升了好幾個百分點。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內環境也開始變得平穩起來,畢竟誰也不會和錢過不去對吧,有正緊掙錢的渠道,誰願意冒險啊!說到底,那些匪患什麼的,真正窮凶極惡的有幾個?就算那些頭頭們有這麼個亂世稱雄的心,那下頭的那些人呢?大部分還是過不下去的貧民更多。能安生的種地掙錢,人心立馬散了大半才是平穩的根本。
看看,這不是,連著邱澄明家附近那一夥子馬匪也是這其中之一。
“頭兒,我怎麼覺得這幾年,咱們這日子過得越發的不像是馬匪了呢?”
兵堡正房裏,正和馬匪頭頭一起清理賬冊的大齙牙賬房,不知怎麼的突然抬起頭說了這麼一句,引得馬匪頭子抬起了頭,一臉的疑惑。
“怎麼說?”
“你看看,咱們今年的開銷,出息。。。就這個,南麵五十畝玉米田,還有北麵羊圈,牛圈,馬廄,光是這幾樣,就已經占了咱們出息的五成,再有周邊幾個村子的供奉,占了出息的兩成,這麼一來,也就是說,隻有三成是咱們出去做生意的出息,這。。。這還是馬匪?”
賬房看著這冊子,整個人都感覺有點三觀盡碎的感覺,放下指了半響的冊子,隨即又開始擺弄手指掐算。
“昨兒下頭來報,說是咱們這幾個兄弟家來投奔的老人又看好了東麵的一些地,說是要開出來種麥子,那一片我知道,怎麼也能開出三十畝來,哪怕隻是種上一季呢,三五十五,15000斤的麥子啊,咱們才幾個人?這絕對夠兩個月的糧食了。加上玉米,豆子,還有那些羊肉什麼的,要這麼算,豈不是說,到了明年,咱們這光是自己種的,養的,就能把大家夥兒的肚子都塞滿了?”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這下就是那馬匪頭子也感覺有點暈了,死撐著說了一句:
“咱們的槍呢,弓箭,馬刀呢,這不是錢?這開銷是塞滿了肚子就能解決的?沒咱們出去做生意得來的銀錢,哪有如今這樣多的東西?就是咱們這兵堡如今新修的四個角樓,沒那些搶來的銀錢,能起的來?”
確實,這話也沒錯,這麼算好像這生意做的還是可以的,可。。。
“頭兒,咱們如今東麵不去,南麵因為收供奉也不去,也就西麵和北麵能做點生意,可西麵多窮啊,北麵又遠,那些蒙古人也不好惹,這生意。。。唉,如今這生意做得越發的難做了,三五趟的才有以前一次的出息,今年得來的貨色,明顯比去年少了三成,這麼下去可怎麼好,別弄到最後,咱們這馬匪全成了種地的。你說要不,咱們。。。”
東麵?一說東麵,那馬匪頭子渾身就是一陣的難受,每次去東麵,他們這些馬匪就要不損兵折將,這地方和他們犯衝啊,他都有些怕了,怎麼可能還去東麵?可這話不是他一個馬匪頭子能說的,讓人知道他這樣膽小,隻怕這人心都能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