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孤兒周福(1 / 2)

第一章孤兒周福

1919年的天津,今年的冬天特別的寒冷,立冬才沒幾天天氣就冷的不行,人們早早的就將準備好了的加涼夾襖拿了出來。

雞叫才將將三遍,時間約摸著淩晨四點多一點,這要是夏天還好一點,那時候天已經露出魚肚白了,可是在冬天就有點磨人了。

外麵還是漆黑黑的一片,再加上天氣寒冷,暖和的被窩應該是最舒服的地方,更何況是在睡覺正好的淩晨呢,所以這時候起床是要有相當大的毅力的,但是這些對於在社會底層掙紮求生的市井鬥民來說這根本就不是事,因為溫飽和活的舒適那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甚至都沒有睡懶覺這個名詞吧。

周福每天定時這個時間點起床,猛地一掀開被子還有些不適,於是麻利的穿好已經洗的有些發白夾襖,即使是這樣的衣服也是周福目前比較好的兩三件衣服之一,剩下的那件沒有兩三個補丁呢。

捧著一個凹凸不平的銅臉盆準備洗漱,銅臉盆的材質是上好的黃銅,用了這麼久顏色還是亮鋥鋥的,唯一遺憾的是盆底的邊沿處癟了一大塊。

由於用料好,盆的本身也是比較厚重,如果賣掉肯定能賣出一個好價錢,畢竟這是上好的純銅,就是現在流通的銅錢也還摻著雜料呢。

但是想到家裏的木盆已經打了好幾個鐵圈還是不能防止它漏水,於是周福就自己修補一下,就留下來了自己用,還刻上了記號,這也是家中惟一的銅製品了,除了數量不多的銅板之外。至於銅臉盆的來源他已經不知道在哪撿到了,隻記得是一家有錢人家搬家從他們扔掉不要的一堆東西裏找到的。

周福住的地方是幾家合住的大雜院,說是大雜院,其實是一座格局正正方方的四合院,左右廂房各一家,後院一家,而周福家就是居於正中的三間上房外帶後院的三間後罩房,除了各家的地方,其餘的都是公用的。

這座四合院雖然老舊,但是畢竟是實打實的青磚灰瓦和有年頭的杉木做的房梁,所以房子還是很是不錯的,要是整修一番肯定比一般的房子還要好。

至於周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個房子呢,這真的像他的名字所說的那樣,是個有福氣的。

1912年那樣,全國各地都在鬧革命打仗,再加上鬧饑荒,實在是沒有活路了,於是周福一家就跟著村裏向大城市找活路,在途中六歲的周福和家人走散了,可能是農村的孩子早當家的緣故吧,在找到父母無望的情況下,周福就跟著一群人來到了天津。

沒錢沒家人,周福隻能變成萬千乞丐中的一員了,兩年的乞討生活沒有讓周福餓死,相反活的更有盼頭了,從小就在市井街頭討生活,讓他見識了各種人物,學會了揣摩人的心思,見人笑臉相迎,好話又不要錢,總而言之,見人說人活,見鬼說鬼話。

市井街頭雖然魚龍混在,但是也是臥虎藏龍,時間一長也就都熟悉了,於是周福就和街頭算命的周瞎子相熟了,周瞎子其實不是瞎子,隻是眼神不太好,總是眯著眼睛,於是人們叫著叫著就流傳開了。

算命的這一行都是比較相信三缺五弊的,所以周瞎子孤獨一生,沒有家人,在經過一兩年的相處,和周福逐漸相熟起來,就的周福人品不錯,看他四處漂流,再加上自己也老了,對於孤單就更加害怕了,於是就認他做了孫子,正好兩人又是姓周的本家。

沒有重大的儀式,就是擺了三兩桌席麵,請周邊的幾戶人家吃頓飯,做個見證,於是周福就正式是周瞎子的孫子了,有了家,在周瞎子死後可以光明正大的繼承他的房子和一切了,再也不在是四處遊蕩的小乞兒了。

之後跟著周瞎子出攤就成了周福的日常生活,有空就跟著周瞎子學習認字,這樣的安穩的日子不長,還沒兩年就被打破了,因為周瞎子就害了急症離世了。

周福作為孫子在鄰居的幫助下,將周瞎子入殮下葬了,自此之後,周福就成為了一個有房的人了,在整理一番之後。

除了日常生活家夥什之外,還餘下十幾塊大洋和兩三百銅板,這是周福全部的家當,這份不多不少的家當比起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

現在的雞蛋一個銅板一個,一斤大米也才十來個銅板,五口之家一個月生活費也隻要四五塊錢,而且還是小康,所以周福的這筆錢還是能夠生活一年多的,隻是沒了來源,坐吃山空也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