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小世子覺得慕輕歌說得極其有道理,隻是,“旅遊不帶父王麼?”
父王一直很想母妃,此番不一起去,父王會傷心的吧?
“父王還有事情要忙呀。”慕輕歌對著兒子說話的時候,語氣總是又輕又軟,還帶著對小孩子說話專屬的可愛尾音,“父王乃七尺男兒,當以天下以正事為先,是不能一直遊玩的呢。”
“湛兒明白。”
小世子雖是如此說,但垂下的小臉蛋依舊帶著失落。
慕輕歌親了一下兒子,摟著他香軟的小身子,哄道:“當然也不是一直不能帶父王一起去,父王忙完之後,我們回國之後,我們是可以一起帶著湛兒去玩的。”
“真的?”
“我保證!”慕輕歌右手舉起三根手指,嚴肅指天發誓:“母妃說到做到!”
“嗯!”
小世子眼中亮光重現,“都聽母妃的。”
於是,兩人買了一大堆東西之後租了一輛馬車,姬子琰派出的兩個侍衛做車夫,四人便一路往北走。
一邊遊玩一邊走。
每去到一個地方,她都會帶著自己兒子去當地最有特色的地方去看看,去吃吃當地的特色食物,遇上當地有趣的節日,也會帶著兒子去參加。
當然,小孩子的功課不能落下。
其實慕輕歌倒是覺得沒什麼,是小世子不願落下。
他總是堅持每天看多少書,練多少頁的字。
慕輕歌拗不過兒子,便隨他去了。
不過,她覺得自己兒子這些書麵上的功課可以放一放,每天都讓自己兒子將自己吃了什麼東西寫下來,去了哪裏也寫下來,就是要將一天的所見和所想做一個記錄。
慕輕歌覺得,這樣有助於加深記憶的同時,日後孩子長大了,再看回來也別有一番感受。
小世子看過不少書,這些書都比較簡單,字也寫過不少,但是認字依舊是有限的,他也從來未曾寫過文段。
寫這些東西對他來說其實還是有些吃力的。
但是,他雖然沉靜如雪,卻是個不恥下問的人,記錄的時候,有什麼不懂的字就問慕輕歌,不懂得怎麼去描述的場景,也會去請教,如此磕磕碰碰,倒也能寫個大概了。
自己兒子在寫的時候,慕輕歌便在一旁給兒子畫畫像。
兒子寫完,她拿過來一看,笑著評價:“不錯,有三四年級的作文水平了。”
“三四年級?”
小世子知道是讚美,但聽到不懂的詞,好奇的問:“母妃,那是什麼?”
“嗯……”
慕輕歌摸著下巴,思忖著給了一個答案:“比如一個人六七歲開始上書塾,三四年級就是大概上了三四年書塾的意思。”
小世子聽懂了,小臉蛋泛紅,“母妃過譽了,湛兒才算是剛開始寫敘述,寫得不好。”
“已經很好啦,湛兒才六歲呀。”
而且自己兒子寫出來的字,可比那些小學生端正漂亮多了。
這麼想著,她問:“湛兒,你何時開始啟蒙的?”
小世子想了想,一本正經答道:“父王四歲就開始教湛兒認字了。更小的時候,嬤嬤奶娘她們說,父王每天都抱著我看各種書和賬本,也會給我看畫集,她們說湛兒應當又耳傳目染,不過我沒有任何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