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徐氏家族(1 / 2)

秦睿軒回到王府,就直奔龍淵湖的龍舟工地。現在,丫鬟家丁們都已經知道了秦睿軒已在大小姐麵前得寵。他這一路上像賈寶玉進了大觀園,丫鬟們是秋波頻送,照這樣下去,秋天的菠菜是吃不完了。家丁們也一改往日的橫眉冷眼,各個對他都是笑咪咪的。

秦睿軒這貨心裏那個美呀,自我感覺膨脹,連呼三聲爽呀,爽呀,爽呀,這感覺,太美妙了。

這貨對於造船的專業技術當然是一竅不通,他知道的就是依葫蘆畫瓢,所以,隻要他把新龍舟的形狀講清楚了,這裏其實就沒他什麼事了。

秦睿軒來到龍淵湖邊,新龍舟的打造工作在一個五十多歲老者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秦睿軒記得昨日不曾見過這個人,卻也沒有在意,裝模做樣地左看看,右看看。連聲說好,不錯。

為了對付那三條龍舟的鐵齒,秦睿軒又在龍舟船尾的兩梆水麵下各裝上一塊兒鐵皮。這樣一來,那三條龍舟再來撞的話,鐵齒刺不進木頭裏,摩擦力就小了很多,幾秒的功夫就能把他們甩開。

那個老者走上前來,好奇地打量了秦睿軒兩眼,開口說道:“秦公子,恕老朽冒昧,這龍舟的設計可是出自你之手?”

秦睿軒看著這個精神矍鑠的老者,不知道他為何會有此一問,當然不會招供說是依葫蘆畫瓢,肯定地點了點頭,說道:“正是出自我手。”

那個老者砸舌道:“公子真是大才,如今的文人士子隻重視錦繡文章,空談治國大略,卻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又有幾個文人能在意這些真正實用的知識。公子既然能夠設計此船,必定對流水阻力原理深有研究,真是難得呀。”

老者所說他是明白的,中國古代幾千年來都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些所謂的聖賢書就是現代的政治,文學,曆史等文科。而真正能推動社會進步的科學技術卻被這些被儒家思想毒害的社會精英們認為是奇淫巧技,為人所不齒。

秦睿軒當然知道理工科對於社會進步的重要性,一個國家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的聖賢,而是需要大量的理工類人才。但,這個時代卻恰恰相反,力爭把每個讀書人都培育成聖賢禮教之人,沒有了生產力的支撐,聖賢就是一群廢物。

秦睿軒吃驚地看著這個老頭,能說出流水阻力這個詞的人在這個年代絕對是個科學家了。他不由的對這老者肅然起敬,稱呼也變了,說道:“先生說的是,自然萬象皆有其規律,隻要善加觀察,就能為我所用。敢問先生高姓大名?”

老者哈哈一笑,說道:“老兒徐驥,小友是個明白人呐,隻有真正掌握了這些自然規律,才能促進生產發展,才能使國富民強,而那些坐在廟堂裏高談闊論的儒生,隻會誇誇其談,不能解決任何實際問題。這本《天工開物》乃好友宋應星所著,非常難得,老朽就送於小友了。”

秦睿軒接過《天工開物》來粗粗一翻看,裏麵竟然包含了物理、化學、工學等各方麵的內容,不由得大喜。這書雖然對他用處不大,但拿來當教材,讓汐顏教那些孩子倒是再適合不過了,這貨正愁沒有教材呢,這教材就來了。《天工開物》《九章算術》這兩本書夠那些孩子們學上幾年的了。

他又仔細想了想,《天工開物》,宋應星,還真略微有點印象,曆史課本上好象見過。能上曆史課本的人,那都不簡單呀,這個人要好好交往。就連忙問道:“謝謝先生,敢問宋先生現在何處,這本《天工開物》,我早已聽說,卻一直不得見,學生定要登門向宋先生請教。”

徐驥奇道:“這《天工開物》去年才成稿,今時才在友人之間小範圍流傳,我也是才得,你從何而知?宋先生現今在福建汀州任推官,小友怕時一時半會兒難得見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