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這句話, 說明你的訂閱率未達60%, 請補訂或等待

對方見寧桐沒有立馬答話,猜到了寧桐的顧慮, 說道:“是這樣的, 之前您在記者會上所做的藥膳烏雞湯的步驟十分精準, 熬製出來的雞湯色澤醇香濃厚, 又屬於食療係列, 而我們在欄目中也想加入有益於人身體的食療元素, 所以想邀請你加入。”

記者發布會上的確在她熬製雞湯的時候給了特寫鏡頭, 但這也不至於被一檔美食欄目給看上, 其中肯定還有什麼其他原因。

寧桐沒急著拒絕, 她說道:“那你們發一份詳細資料到我的郵箱,我考慮一下。”

對方得到答案,立即答應:“好嘞,馬上給你發過來。”

掛斷電話之後幾分鍾的時間,郵件便發過來了。

寧桐打開郵件將內容快速看完, 算是明白了這檔節目為什麼聯係自己。

這檔是一檔廚藝PK節目, 但這檔節目播出時間被安排在每周四的深夜11點,而參加比賽的廚師又都是素人缺乏看點, 所以節目收視率不高。

因此節目從兩個月前開始改革,每一期都會邀請一位特邀嘉賓前去助陣或者踢館。

這些特邀嘉賓人選基本上都是稍有名氣的小明星或者網紅。

特邀嘉賓的存在是為了增加收視率, 而嘉賓們隻要不是廚房殺手就行。

而節目組來邀請她, 應該是考慮到她召開記者發布會時, 網絡熱度不小, 因此想趁熱打鐵為節目增加個噱頭。

這檔美食節目給她開出的報酬是錄製這一期五萬塊,而且還能在電視台有曝光率。

於是寧桐立馬給節目組回了電話,表示自己願意參加。

隨後節目組便將下一期節目的食物主題發給了寧桐。

寧桐看著郵件上大大的主題標題,打開了食療係統。

.

《廚神之路》的正式錄製時間定在周五下午,但節目組要求大家提前兩個小時到達指定地點。

到達地點之後,節目組會安排攝影師跟隨各個廚師一起去附近家喜福超市采購食材。

一方麵家喜福超市是本節目的讚助商,另一方麵也想將這些內容剪輯成有趣的花絮,增加看點。

進入超市之後,寧桐直奔蔬果區,先挑了一個檸檬,又選了些薑蒜、小米辣、花生粒、香菜,還有一瓶橄欖油。

隨行的工作人員看見寧桐在超市逛了半天,結果就拿了一堆調料,忍不住問道:“寧小姐,咱們這次主材是什麼?”

寧桐聞言,微微一笑,修長的手指朝前方的陳放台一指。

工作人員定睛一看,隻覺得寧桐在開玩笑鬧著玩。

可真見寧桐撿了兩根細長的黃瓜放進袋子裏,隨即告訴她:“我已經選好了,可以回去了。”

工作人員忍不住在心裏嗤之以鼻。

這錢未免也太好賺了吧,五萬塊就請人來拍個黃瓜?

下午攝影棚內三點,節目組的一切準備工作就緒,錄製正式開始。

主持人站在台上說完開場詞後,將參賽選手們依次請上了舞台,台下的觀眾立馬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十二位廚師跟大家打完招呼自我介紹完本次菜品後,便走向了自己的流理台前站定。

台上有十三處流理台,正中間的位子還空著。

主持人看了眼提示卡,隨即用熱情的聲音帶動著現場的氛圍。

“本期的特邀嘉賓,很特別,她身上有著大多數年輕人沒有的堅韌品質,在親人離世,名譽被踐踏的處境下她勇敢的站了出來麵對所有的質疑,並力挽狂瀾。

想必大家已經猜到了這位嘉賓是誰了吧,請大家跟我一起說出她的名字。”

“寧桐!”

台下的觀眾都是節目組事先溝通過的,這時候聲音非常的整齊劃一。

寧桐聞聲走上舞台。

簡單地純白T恤搭配牛仔短褲,長發被紮成了一束馬尾,完美的發際線下一張未施粉黛的臉蛋,神采奕奕。

寧桐微微鞠躬跟大家打過招呼後,在主持人身邊站定。

主持人問道:“寧桐你好,歡迎來參加廚神之路這檔節目,請問你這次給大家帶來了一道怎樣的美食呢?”

“這次的主題是‘自然’,所以我選了一道自然又家常,而且非常合適夏天的菜品。”

寧桐看著台下的評委,又看了看觀眾席,大家紛紛露出好奇又期待的神情。

寧桐笑著說道:“先保密,等會兒我做完大家就知道了。”

旁邊的主持人聽寧桐在賣關子,一時間也好奇寧桐到底要做什麼菜。

於是趕緊將寧桐請到流理台前,然後趕緊宣布了開始。

舞台兩邊都有大銀幕,鏡頭拉近後,可以清晰的看到參賽的廚師的流理台上的製作過程。

鏡頭挨個切換,到寧桐這裏的時候,大家發現她正不疾不徐的用刀背拍著一根黃瓜。

等鏡頭切換一圈回來再到寧桐這裏,大家發現寧桐開始處理另一根黃瓜。

菜品所需的材料都會放在流理台的一端備著,鏡頭稍微拉遠一點,觀眾們發現寧桐這邊主材料除了黃瓜之外就再也沒有其他的了。

有觀眾心裏燃起一個大膽的猜測。

難道寧桐做的是拍黃瓜?但這未免也太簡陋了吧。

看看旁邊的大廚做的都是什麼清蒸檸檬魚、羅漢齋,就她做的這道拍黃瓜連當配菜都不夠格。

在烹飪過程中,攝影師的鏡頭著重在舞台上,台下觀眾忍不住小聲議論。

“這個寧桐也太隨意了,一道拍黃瓜就應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