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再鬧情緒 10(2 / 2)

兒子顧小洋的生日,華語送了他一個刮胡刀,盡管他還稚嫩,嘴巴上的那點絨毛也無須刮刀,但她其實隻是想告訴他,他是一個成年人了,是一個大男人了,以後是需要刮胡子的了。這就是顧小洋的成人禮吧,華語想,簡單卻是神聖的,顧小洋也應該清楚自己將來就該是個爺們,是個大男人。

想想那個站著都能睡著的孩子,想想顧小洋說早自習就想睡覺,其實就是在睡覺,華語不得不和老師談,讓顧小洋早晨在家睡好了覺直接去學校上課,撇掉早自習不再上了。就這樣,別人在上早自習,顧小洋在家睡覺,晚自習回來,包括中午的時間,顧小洋都利用了起來,中午不再午睡,晚上一定晚睡,都用來學習。曾經從幼兒園大班就開始自學英語的顧小洋,開始了加油學習的日子,把不會的題慢慢把它啃會。顧小洋給自己規定了一個分數線,他相信經過短時間的努力,一定能夠提高。在華語眼裏,孩子有這個心,並為之去努力,這就夠了。結果不重要。

已經很晚了都沒有睡,華語就端著一本書在客廳陪著,隻要顧小洋的燈不熄,她就不睡覺。後幾天她實在熬不住了,就說,兒,我真是熬不動了,我先睡了,你也盡量早睡吧。華語覺得自己真不是一個合格的媽,但是一想到白天自己也要工作,晚上要是一直陪著顧小洋,這身體就要崩潰了。

電腦被收起來,網絡被收起來,但中午吃飯的時候,網還是要開一會兒的。 顧小洋說不看點視頻吃飯不香。這個新家沒有電視,即使有電視的情況下,顧小洋還是願意把手機連上網,找自己喜歡的視頻看。偶爾華語聽到視頻的音樂熟悉,就猜一下,也有猜對的時候,不過看美劇對於華語是個挑戰,必須要看字幕。

都這個時候了,華語更不想說的太多了,她隻想營造一個溫暖輕鬆的環境。白天兒子不在家,心煩,做不下去事情,那就出去轉,挖野菜。野菜挖的太多,隻好用水焯了冷凍上。或者就是采購,不停的給顧小洋改善夥食,做他最喜歡吃的東西。

4月末有一個編劇班,公司推薦華語去聽聽課,希望她能從作家成功轉型做個編劇,公司的目的是至少她可以改編自己的小說。隻需學習一周的時間,她是公費,編輯告訴她有好多自費從外地來的同學呢,希望她珍惜這次機會。華語想都不想就給推了,說不行的,要給孩子做飯,兒子馬上就高考了。閑下來說給顧小洋聽,顧小洋就說,去唄,又不是5月末。去?猶豫再三,華語去了,想想沒什麼,就當顧小洋自己住校了唄。那麼多住校的同學呢。